检索条件

与 “蓬莱” 相关
共 703 条 22 / 47
316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档案原散存于各单位,由文书或收发员兼管。1958年县档案馆建立后,始进行收集并统一管理,当年组织356名干部用10天时间对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的档案进行整理。此后,各单位、各公社(乡镇)均陆续建立档案室,设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县委、县...
317
鉴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5年,县档案馆组织人员对1949~1950年的4807个案卷进行鉴定,鉴定后立为4625卷。1975~1976年抽调10人成立专门班子,对馆藏的9346卷档案进行全面鉴定,鉴定后立为7885卷。1980~1981年,再次组织力量对馆藏...
318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县档案馆建立当年,提供利用档案202人次,调卷355卷次,并编写印发《蓬莱县农业基本情况综合表》、《蓬莱县河流、港口、公路概况》、《降雨量记载表》等资料。是年,提供利用1252人次,调卷(资料)2305卷(册)。1961年,编制《...
319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录了山东省蓬莱县地方志的情况。
320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康熙]《蓬莱县志》 清康熙十二年,知县高岗创修,邑人蔡永华、张一渐、徐杆、陶大章等参修。全志共8卷,约12万字。卷一记星野、废置、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祀典、武备,卷二记户口、土田、赋役、隅社、物产、风俗,卷三记职官,卷四记辟...
321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从古遗址、近现代遗址、馆藏文物、文物保护几方面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文物事业的情况。
322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县内多次普查和发掘文物,到1991年,被文物管理部门列为古遗址者102处,其中蓬莱水城及蓬莱阁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沟遗址、村里集古城址、戚继光祠及戚家牌坊、村里集墓群被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河东姜家古化石区、仲家遗址、...
323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河东姜家古化石区位于河东姜家村东山中间偏南,洞口面西,距地表30米,宽2米,高1.5米,洞长70多米、宽30多米,最高处约10米。东山为石灰岩质,地表层1~2米厚的土层中夹杂大量鸟骨、鱼骨、鹿骨等古生物化石。化石区破坏严重。
324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范家遗址:位于范家村西北山坡,面积2.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 50~1.50米。采集陶器以夹沙灰褐陶为主,其次有夹沙红褐陶。纹饰有网纹、乳钉纹、刻划纹。器类有锥状鼎足、钵足、支座、蘑菇状把手、觚形器底、桥形耳等,石器有石斧、磨棒。遗址保...
325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0年,县人民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撰写《蓬莱县志》仅完成部分初稿,存放县档案馆。1982年,县人民政府再次成立地方史志编纂机构,从事《蓬莱县志》的资料征集和志稿编纂。1990年5月召开《蓬莱县志》志稿评议会。至1991年,下限延至19...
326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村里集古城址:位于古城东、古城李家、古城苗家3个村之间台地,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城墙大部破坏,现存北垣长100米,基宽10米,残高4米,城墙夯土层厚4~6厘米,夯窝径4厘米。城内出土的器物有泥质灰陶罐沿、豆把、...
327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陶井:位于梁家庄村西400米两河交汇处的河床上,1988年在沙土中发现。圈形泥质黑陶,直径130~140厘米,壁厚4~5厘米,自上而下,层层相套联,每层约40厘米。井外土质呈黑色,较紧密坚实,陶井上部约1米多被挖掉,下部尚存。小迟家墓群:位...
328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石油站墓群:位于蓬莱城西北火石山,面积6500平方米。其中两座土坑竖穴墓,蛎皮填充,墓内出土白衣陶樽形器两件。墓群保存较完整。
329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崖下村墓群:位于崖下村西南50米,分布于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的平坦地。墓均为长方形砖砌竖穴墓。出土酱色釉瓷壶,小冰裂纹饰浅蓝色彩瓷器,已遗失。凤凰村墓群:位于蓬莱县医院西30米平原地,面积3.75万平方米,土坑竖穴墓。墓内出土有陶...
330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墟里遗址:位于墟里村北海水中,距海岸750米,长25米,宽15米,低潮水深1.5米。礁石缝隙内有大量蛋青色、酱色瓷碗残片。蓬莱阁为主体建筑,其东、西、南侧有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和弥陀寺。营前梁家墓群:位于营前梁家村西南山坡,面积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