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蓬莱县” 相关
共 1161 条 11 / 78
151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组织状况 1919年6月,全县500多名妇女成立妇女救国联合会,不久即解体。1938年上半年,艾崮山区抗日根据地各村普遍建立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6月,成立蓬莱县妇救会筹备委员会,8月正式成立县妇救会,各区、村亦相继建立妇救会组织。抗日战争胜...
152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1919年6月,妇女救国联合会会员集会,发表宣言书,呼吁“全国联络一气,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而奋斗”。抗日战争时期,全县各级妇救会发动和组织妇女纺线、织布、缝军衣、做军鞋、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救护伤病员;青年妇女成立妇女自卫团、青妇队,袭...
153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9年12月,召开第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与会归侨、侨眷代表132人,选举产生23人组成的侨联第二届委员会。侨联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归侨、侨眷和华侨,发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祖国统一和...
154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机构的情况。包括公安机构、检察机构、审判机构、司法行政机构几部分内容。
155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民政部门优抚工作情况。包括优待和抚恤两部分内容。
156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8年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对烈军(工)属和残废、复员、退伍军人,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全面优待。1951年始,不定期召开烈军属和残废、复员、退伍军人代表大会或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先进,征询意见。至1991年共召开17次。以村为单位...
157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县内对因战、因公负伤的革命军人、参战民兵、民工和革命工作人员评定残废等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按残废等级给予定期残废抚恤。1943年,年抚恤金为:一等300元,二等200元,三等100元,四等只发一次50元。194...
158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民政部门救灾济贫和扶贫三部门分情。.
159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民政部门婚丧管理工作的情况。
160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清末民国时期民政部门婚丧管理工作的情况。
161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历来沿袭人死后立茔土葬的习俗,绝大部分占用耕地。1958年,平掉耕地中的大部分坟头,新葬选用非耕地深埋。1967年,建立火葬场,推行尸体火化。1971年,火化率达90%以上,殡葬礼仪也随之从简。同年12月,山东省殡葬改革火化工作现场会议...
162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的军事情况。包括驻军、防务设施、人民防空、地方武装、民兵、兵役制度、战事、拥军爱民几部分内容的情况。
163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蓬莱县地处山东半岛北端,扼京津门户,历代皆驻重兵。唐代,登州治所移此,设守捉;宋代,升登州军为禁军,建“刀鱼寨”,设刀鱼巡检;元代,设山东分元帅府;明代,设登州卫、海防道、总兵署,建水城;清代,设登州镇。民国前期、抗日战争时期和全国解放战争...
164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山东省蓬莱县民兵的情况,包括组织、参战、执勤、训练几部分内容的情况。
165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 类型: 正文
战争年代,蓬莱县民兵在中共蓬莱县各级组织直接领导下,实行劳武结合,积极参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广泛运用游击战、扰袭战、麻雀战、地雷战、封锁围困等战法,打击敌人,保卫家乡。1940年下半年,全县各级自卫团参战39次,扰袭敌人49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