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982 条 64 / 66
94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7〜1987年,莒南县教学研究工作进入全面恢复和探索发展阶段。
94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时期,莒县县立初级中学招生范围迭有变更。
94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划分范围报考。
94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莒南县中学招生范围有比较大的调整,高中只有莒南第一中学招生,同时初中招收县城驻地、路镇、相邸两公社的小学毕业生。
95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1967年,莒南县所有中学停止招生。
95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3月,莒南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中学招生改革之学点下伸。是年,莒南二中(坪上)、三中(大店)、五中(板泉)招收高中班。大山中学(朱芦),恢复招收初中班,柳沟中学(“小学戴帽”)招收初中班。
95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7-1978年,莒南县恢复考试招生制度。初期,全县没有组织统一的文化课考试,除十字路中学招收县城驻地和温泉大队的高、初中学生外,公社驻地中学一般只招收本公社的初中毕业生,管理区联中一般招收本管理区或者相临管理区的小学毕业生。
95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1-1983年,莒南县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普通高中实行统一考试,分级录取,同级中仍坚持就近上学的原则。莒南一中在全县范围内先录取部分尖子生;其他六处普通高中再划片录取学习成绩~般的学生;最后,农业中学再招收本公社及附近公社的普通高中招生...
95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4年,莒南县撤销16处人民公社,设立4镇、21乡。高中招生仍旧全县统一考试分级录取。
95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5年全县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95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7〜1990年,莒南县高、初中招生范围的划分基本未变。只有莒南一中每年从全县范围内扩招一个艺体班(40名左右)。
95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0年,县委、县政府宣布全县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要求各乡镇根据每两万人口办一处初级中学的设想,对原有联中布局进行调整,凡不足6个班规模的初中,停止招生,逐步予以撤并。各乡镇初中招生日趋集中,联中处数逐年减少,到1995年底,各乡镇的初...
95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5年,高中学校布局调整,高中招生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重新调整招生区域:莒南二中为坪上、朱芦、团林、壮岗、文疃、厉家寨、坊前7个乡镇,莒南一中与莒南三中(原七中)为其他18个乡镇。同时三处学校按照2:1:1(莒南一中为2)的比例,分期分...
95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6年初,在县工商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的帮助下,莒南县残疾人培训中心在该校建成。为学生提供部分生活费,对特困学生实行补助。附设印刷厂、纸箱厂、木工厂、刺绣厂等,供学生学习劳动专业技术。
96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莒南县文教科设立工农教育机构,区设扫盲干部,开展了以扫盲识字为主要内容的工农学文化运动。全县参加冬学识字班学习的37870人,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46%。同年秋,县城机关业余学校招收在职干部、职工83人,分为两个初小班进行教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