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982 条 52 / 66
76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6年(民国十五年),地方集资办学盛行,大店、板泉、坪上、许口、良店等相继创办区立高等小学,各乡都创办初级小学,壮岗等开办私立小学。是年,境内各类小学43处,在校学生1227人。
76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8年(民国十七年)上半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告成,履行党化教育,培养建国人才。
76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改变管理体制。每区只保留县立小学3处,更名为中心小学。莒南境内共有中心小学11处。
76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 后,国内形势紧张,大店、十字路、板泉崖等交通要道的小学暑假后推迟开学,教师流动,学生减员。
77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9〜1940年(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日本侵略军频繁扫荡,并在大店等地安设据点,莒南小学多数停办。
77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1年1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贯彻执行《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以“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为宗旨,创办了各种适应战争形势的学校。抗日小学则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内普遍建立的学校,有全日班、半日班、早班、午班、...
77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3年,青年教师张建华在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创办“庄户学”,把教育与儿童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适应战争与生产的需要,使该村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2%。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出通知,在全县推广“庄户学”。是年底,全县小学发展到176处,...
77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贯彻省政府指示,试行小学民办公助的办法,莒南县政府号召群众自聘教师办学,村办和联村办的小学发展较快。
77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7年夏,蒋介石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大部分小学教师参加支援前线的工作,参加武工队,坚持对敌武装斗争,教育停办。
77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全县恢复和建立小学209处,在校学生5307人;一律公办,春季始业,使用省编教材。
77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0年,在大力发展初级小学的同时,在十字路、大店、板泉等完全小学举办高小速成班,其它小学招收大龄插班生,为文教、卫生、党政、财贸等部门培养了一批干部。
77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提高。
77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春,群众自办小学呈现高潮,小学发展到412处,学生27700人,比1949年分别增长80%和279%。秋假,经过考试,全县民办教师一律转为公办教师。
77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执行部颁《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开全课程, 开足课时,课外文体活动有计划地开展;继续贯彻195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关于纠正学校混乱现象的指示》,不少学校初步达到了新型正规化的要求。
78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小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