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982 条 23 / 66
33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莒南师范由大店迁到十字路。
33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开始拔白旗、插红旗运动。运用 “四大”的方式,揭露教职工中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部分教职工在运动中受到冲击。
33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从新学年起,小学五、六年级增加县内自编历史乡土教材。
33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把劳动列为正式课程。
33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9月,从县到公社红专学校一哄而起。有工业性质的22处,35个班,学员1500人; 农业性质的335处,391个班,学员16305人;有的半工半读,有的以工为主。入冬后大部解散,少数转为战山河兵团或社办农场。
33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9月,从中旬起,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投入大办钢铁运动。运砖、送煤、建炉、炼铁,有的吃住在工地,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
33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10月下旬,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投入秋收秋种;同时,路镇、岭泉、洙边、相沟、石莲子、板泉等公社的中小学师生,参加修筑十字路到石莲子的公路,名之曰“师生路”。修路期间,师生食宿在工地。到11月下旬全县中小学师生才陆续回校上课。
33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10月,中小学教职工停发工资,每月发生活费8元,津贴费3至6元,家属子女在食堂吃饭不要钱。实行3个月结束,工资又全部补给。
33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11月,多数公社实行小学集中办学。几处小学合在一起,在社员集中以后空出的房子里集体食宿、上课。
34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9年2月,春节后县教育局在温水泉召开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等会议,要求认真贯彻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总路线教育,继续办好 “三场”,巩固“大跃进”的成果;要求不能随意停课,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34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3月9日,县教育局在路镇公社前良店举办普通话语音训练班。时间15天,参加培训的小学教师80余人。
34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9年4月下旬,县教育局对石莲子公社的小学进行全面视导检査。5月上旬,对教学上问题突出的小学进行复查。视导结果通报全县,对及时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发挥促进作用。
34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8月,相邸中学成立,招收1个初中班,学生50人。
34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9月,全县中学开展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大办钢铁、教育方针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4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10月,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在中小学教职工中开展反右倾运动。有64人受到批判,其中3人作为全县的重点进行批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