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982 条 22 / 66
31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7年1月,全县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在十字路集会,研究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意见》。
31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7年2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县教育局根据专署文教科通知,召开中心小学 (区中心完小,下同)校长会议,要求认...
31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7年3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七省市教育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小学附设初中班,这种办法还是好办法,先进经验,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将来毕业以后,好回家生产。"会议纪要于5月传达到地、县。教育局贯彻这一指示,已准备合并到一中的洙边完小附设...
31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7年7月,根据省、地通知,全县小学由放农忙假改放寒暑假,放暑假7周。次年又改为放农忙假。
32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7年9月,中学、师范各年级把以反右派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作为政治课的内容。次年3月,根据教育部指示,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
32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7年10月,县教育工会在路镇一小旧址建立教职工招待所,有宿舍、食堂。次年冬合并到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招待所。
32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7年12月下旬,中小学提前放寒假,未参加肃反运动的教职工在十字路集中,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简称“四大")的方式,开展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攻的斗争。接着,开展肃反运动。
32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7年,省妇联在县内洙边区刘家莲子坡召开托幼工作现场会议,推广该村坚持办好农村托儿所、幼儿园的经验。
32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2月,全县中小学、师范已参加肃反运动的教职工在十字路进行反击右派分子的斗争(至此共81名教职工被打成右派分子)。
32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2月,区改乡,各乡重新配备文教助理。多从原乡(区以下的乡)长、党总支书记中选配,以加强党的领导。
32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3月,中小学开学后学习1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两个好榜样》,推荐河南省长葛第三初级中学和贵州省群力农场业余初级中学勤工俭学的经验;学习共青团中央发布的 《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
32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3月,全国教育会议提出“反掉保守思想,促进教育大跃进”的口号。省委和地委分别提出“一年建成文化省”、“奋战百日基本扫除全区文盲”等口号,全县抽调数百名小学干部和教师,组成百日奋战工作队,分赴全县17个区突击扫盲。
32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6月上旬-7月下旬,全县中小学教师和宗教界代表集中于十字路,开展向党交心和整风补课、灭资兴无运动。在交“西瓜"(大问题)不交“芝麻”(小问题)的口号下,运用 “四大”的方式进行交心。又有1人被打成右派分子,1人由一般右派分子改为极...
32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8月22日,莒南一中出席省勤工俭学展览会的领队刘学忠,受到省委书记舒同的接见。舒同为莒南一中勤工俭学活动题词“乘风破浪“。
33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岭泉、板泉、洙边、许口、壮岗、文疃、相沟、涝坡等8处公社建立初级中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