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1条
人物
1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县志
检索条件
与 “节度使” 相关
共 11 条
1
/
1
1
刘仁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唐朝
刘仁恭,唐朝人,深州(今河北安平县)籍,因善用挖掘地道的办法攻打城池,故在军中得“刘窟头”绰号。初以裨校之职辅佐李匡威。后来李匡威被逐,他投奔太原沙陀军陇西郡王李克用,因攻打幽州有功,被任命为芦龙
节度使
。乾宁元年(894年)十二月,李克用攻...
2
刘守文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唐朝
刘守文,系刘仁恭之子。光化初年(约公元898年)袭取沧州,任沧州
节度使
。继而攻取魏州,被李思安击败。刘仁恭被刘守光囚禁后,他率兵征伐刘守光。天佑七年(公元910年)正月,在芦台被刘守光杀死。
3
房知温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房知温,字伯玉,任丘人。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拜泰宁军
节度使
。天成二年(927年),唐明宗封房知温为北面招讨使,率大军屯驻于芦台。天成三年(928年),明宗又派出乌震代替房知温任芦台军镇守使。
4
赵在礼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赵在礼,字斡臣,涿州人,父元德,芦台军使,赵在礼为后唐大臣,任魏州效节军指挥使及沧州、同州等地
节度使
,一生历任三朝十余镇,卒于后汉乾祐二年(947年)。
5
刘仁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刘仁恭,深州人(今河北省深州市),任卢龙
节度使
,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在幽蓟地区实施暴虐统治。其子刘守光曾任芦台军镇守使。
6
赵德钧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赵德钧,原为刘守光军中的一名军校,受唐庄宗善待,并赐姓李绍斌,累历郡守,从平梁,迁沧州
节度使
。同光三年(925年)移镇幽州,遂归本姓,改名德钧,他在芦台镇守使期间,有兴修水利、开渠运漕、建设芦台场(今长芦汉沽盐场)等德政。但是,他后来放弃抵...
7
赵在礼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赵在礼,字斡臣,涿州人也。父元德,芦台军使。赵在礼为后唐大臣,任魏州效节军指挥使及沧州、同州等地
节度使
,一生历任三朝十余镇,卒于后汉乾祐二年(947年)。
8
刘守光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刘守光,刘仁恭儿子,曾任芦台军镇守使,刘守光因争其父妾,囚禁其父而自称卢龙
节度使
,重兵设防芦台军,以防备其兄刘守文从沧州的进攻。公元911年,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第二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大将周德威率军攻破芦台军,刘守光败走,出逃途中被擒...
9
赵德钧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赵德钧,芦台军镇守使,原为刘守光军中的一名军校。他受唐庄宗善待,并赐姓李绍斌,“累历郡守,从平梁,迁沧州
节度使
。同光三年(925年)移镇幽州,遂归本姓,改名德钧,赵德钧在芦台镇守使期间,有兴修水利、开渠运漕、建设芦台场(今长芦汉沽盐场)等德...
10
房知温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房知温,字伯玉,任丘人,天成元年(926年),拜泰宁军(今山东兖州市)
节度使
。天成二年(927年),唐明宗封房知温为北面招讨使,率大军屯驻于芦台。
11
贺德伦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唐朝
贺德伦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将领之一。他在后唐天成年间(907年-911年)担任平卢军
节度使
,后来被调任天雄军
节度使
。在他的领导下,他所统领的军队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统治力,为他带来了很高的声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