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胡鳳丹” 相关
共 7673 条 12 / 512
166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一篇教导君王不可放纵逸乐的短文。文章指出君子不可逸,要明白农事的艰难,远离酒德,不被浮言所迷惑。通过提到前王和后王的教训,强调了君王应该警惕逸乐的危害。
167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周官·周书》的一部分,记载了成王初政时对百官进行教导,展示了成王的德行日新,周公的经制大成,以及周家文物的繁荣。文章表达了庄重肃穆的氛围,展现了有虞宫廷的气象。
168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周官·周书》的一部分,记载了周公任命君陈作为大臣的故事。文章指出君陈以孝友之行作为治理民众的基础,但也提到执政的复杂性和挑战,以及君陈可能面临的困难。文章认为君陈会借鉴周公的经验教导,并以温和的方式引导后生,通过合适的政策来处理事务...
169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周官·周书》中《顾命》和《康王之诰》两篇的摘要。文章纪录了国家的大典,并指出了处变权宜的重要性。召公设施完成,王室稳定,但忽略了确定礼仪的时间,引起了后世的批评。成王顾命是为了防范变故,采取防危计策。文章最后提到,伊尹是古今善用权宜...
170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卷是对《尚书》中多个篇章的考证和质疑。文章分析了《毕命论》、《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和《秦誓费誓论》等篇章的内容、起源和考古情况。对这些篇章中存在的疑点、异同和文史学辨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
171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周官·周书》中的一段,描述了毕公的命令。毕公是周朝四朝元老之一,他的命令以保釐礼和尊重词章为重。命令强调区别善恶、修养自我的重要性。通过淑善的榜样和古训的启发,培养人们的道德觉悟。文章强调了命令的重要性和对康王的影响。
172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周官·周书》中的一段,讨论了君牙和冏的命令。虽然周朝衰落,但命令中的词句仍然高雅典雅。君牙的命令强调五典和民和,自身要求正直,得到民心。伯冏的命令称赞他的德行和治理能力。文章指出,君牙和伯冏之所以被任命,是因为他们的前辈有功勋。作者...
173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周官·周书》中关于吕刑(刑罚制度)的一段。文章指出,舜时刑罚轻而有规约,代表了至治的时代;而穆王时刑罚繁琐而轻罚,代表了衰乱的时代。文章介绍了五刑和流刑,以及减刑的原则。同时批评了吕刑书只注重犯罪的细节而忽视了圣人制定刑罚的本意。
174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篇文章是《周官·周书》中关于文侯得命的记载。文中描述了在厉王时期,周室几乎灭亡,但宣王通过坚强和努力,重新集结了诸侯,使周室得以继续存在。文章还提到文侯的命令以非典礼性的方式呼唤父亲,而不敢直呼其名。作者同时批评了对命令和礼仪的忽视,并强...
175
知识出处: 書疑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章是《周官·周书》中记载的费誓和秦誓。费誓是晋国的费无极发表的宣言,表示不再侵略鲁国,保护领土和周边国家。秦誓是秦穆公在攻打他国时,突然悔悟并发表的谨慎用兵的宣言,以维护和平稳定。
176
知识出处: 尚书表注二卷 | 类型:
后学胡凤丹为尚书表注所写的一篇序。
177
知识出处: 读书丛说六卷 | 类型:
同治十一年壬申秋八月胡鳳丹重刻讀書叢説,作序一篇。
178
知识出处: 读书丛说六卷 | 类型: 正文卷目
元許謙讀《尚書》,做註疏及筆記的第一卷。
179
知识出处: 读书丛说六卷 | 类型: 正文卷目
元許謙讀《尚書》,做註疏及筆記的第三卷。
180
知识出处: 读书丛说六卷 | 类型: 正文卷目
元許謙讀《尚書》,做註疏及筆記的第四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