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肥城县” 相关
共 909 条 42 / 61
616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1~1943年,连续干旱战乱频仍,粮田大部绝产,加之日伪政府横征暴敛,群众生活痛苦不堪。全县89410户,451064人不同程度的受灾。受重灾者50187户,占总户数的56%,187726人,占总人口的42%。其中逃荒要饭的32721...
617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贯彻执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救济和扶持”的方针,开展了“一把米,一筐菜”的救灾运动。并号召脱产干部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捐钱捐物赈济群众。当年救济灾民1050户,...
61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0年春荒,全县发救济粮10万余斤,救济灾民8751户,34736人。其中外来灾民2641户,占30%。
619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7月,大雨成灾,境内康王河、漕河、群将河等决口80余处,13.39万亩农田受灾,倒塌房屋26800间,亡18人,伤58人。灾发后,县政府组成防汛总队,进行疏河排水,修复决口,同时开展互助互济。全县13059户捐粮19588斤,政府...
620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7年9月,肥城县安置微山县受灾群众925户,4132人,解决住房2638间,在当地参加生产,同时解决就医和子女就学等问题。1958年将灾民分批送回原籍。
621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4年6月,暴雨成灾,受灾面积37.42万亩,减产2322万斤,倒塌房屋25859间,成灾人口179653人,其中重灾民44382人。县政府拨发救灾款140794元,棉布152500尺,棉花10300斤,减免征购任务580万斤,返销粮5...
622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1987年,全县发生较大旱、涝、风、雹灾害16次,政府发放救济款1865578元。
623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5年初,肥城县成立移民委员会,具体办理移民事宜。当时动员移民支边的条件是:在人多地少、村庄稠密的地区,动员贫民中具有全部和部分劳动能力,可以自食其力,又能全家迁移者;如不能全家迁移而按兄弟股份分居后愿迁移者亦可,老弱残疾无劳力户不迁;...
624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5年春,肥城县动员130户,415人支边,其中95户,285人到黑龙江省落户;35户,130人少数民族到内蒙古落户。
625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4月,肥城县先后两批动员1000余户3270人,移往黑龙江省林甸县安家落户。
626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7年秋,全县迁送垦荒队员家属137户,435人。县委书记柳圣一和部分区、乡干部,带领移民到虎林县等地参加支边建设。
627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肥城县动员1000余名男女青年,到黑龙江省虎林县支援牡丹江农垦局垦荒建设。
62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10月~1949年9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民主政府规定对事关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意见、民事纠纷等,由县、区、村负责人受理。
629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1956年,信访工作由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分管,各有一名秘书作具体工作。
630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7~1963年4月,由县委、县府办公室副主任分管,配备2名专职信访干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