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福安市” 相关
共 1798 条 16 / 120
226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1987年秋,福安文化馆在社口乡南山村和穆阳镇苏堤村对畲族巫舞进行考察采访,编辑成《奶娘踩罡》和《巫舞手诀》两个民间宗教舞蹈,并作为重点资料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罡步是巫师的基本步法。
227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花带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由手工编织而成。长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宽1~6厘米,花带色彩多样,有蓝底红花、绿底白花、白底黑字纹饰多种。有“七根花”至“十九根花”多种规格。宽度小的用来系裙、裤和捆绑衣物。“七根”花:穿梭编织花纹图案主要靠正中七根线,...
228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武术概括了金斗洋畲家拳、棍术、金斗洋畲族拳、杖其他套路、金斗洋村习武健身武德等介绍。
229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金斗洋畲家拳相传福安金斗洋雷姓第三十二世雷国楚(当地称三十二公)在原有祖传畲族拳的基础上,师承南少林铁珠和尚,吸收少林拳精华融汇而成的一个流派,具有南拳步稳势烈,发力短猛,防守门户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的独特风格特点。金斗洋畲族拳形威,在...
230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棍术有两种:一种叫齐眉棍,也叫七尺棍。可单耍,也可对打。单耍叫“中栏”(有攻有守);对打叫“盘槌”。另一种叫丈二棍,又叫长槌,也分单打和对打,有攻有防,攻防兼备,它也有10多个套路,每套5~10节。
231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畲族拳不仅有单练套路,还有多套的对练套路。进行对练套路练习,有助于武艺的提高和农闲之余的娱乐。
232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金斗洋村习武健身武德习武健身莫心急,循序渐进守规矩。尊师训练即妙方,练到真功莫骄傲。真艺不传非君子,少林戒约切记清。若得真技要谨慎,可教高德有志人。
233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畲族是一个彪悍尚武的民族,在宋、元的政治舞台上,福建畲军异常活跃,陈吊眼、许夫人、黄华、丘老大、钟明亮等畲军首领,都是名震一时的历史风云人物。雷大三十二公本名雷国楚,乳名雷朝宝,奏名行法传,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生。《...
234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医药学概括了常用中草药、医药特点、特殊疗法、族内知名医药人员等介绍。
235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雷氏族人聚居村大多散处山区地带,地势地貌多种多样,水热条件好,中药、草药资源丰富。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常用中草药达数百种之多,被收入陈泽远、关祥祖主编的《畲族医药学》一书的就有308种,主要的有77种,常用药有30多种。
236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历史上,族人采用草根树皮、虫豸壳石等天然动植物来防治疾病。用药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法则,且特别重视患者体质的热或冷;药品是以植物药为主的自然药物。
237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特殊疗法包括了刮痧、撮痧、搓痧、正骨与治伤、食物疗法等介绍。
238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族内知名医药人员介绍概括了雷白妹;雷妹英;雷则水;雷伏伦;雷树木;雷美德;雷晋金等。
239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福安市雷氏人物概括了人物传、社会名人、人物简介等人物介绍。
240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福安市雷氏人物传概括了雷国楚、雷一声、雷美孚等人物介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