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福安市” 相关
共 1798 条 14 / 120
196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会亲节农历二月初二日,是福安坂中畲族乡后门坪一带族人的会亲节日。这天,凡是后门坪“雷氏祠”的支派,以及与该村有亲戚关系的,都不远百里赶到该村会亲。“二月二”是当境土主魏公生日。
197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上巳节”,是敬天地、祖宗的节日。这一天族人多不出工,有制、吃“乌饭”的习俗。族人过“三月三”节,极为普遍。
198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清明扫墓祭祖,致祭时,往往用供以锥形、饺形的“三陀冥斋”米糍,颇具特色。
199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分龙节“夏至”日过后,以地支逢“辰”的日子,为传统的封龙节,又称“分龙节”。据传说,“龙惊铁、虎惊叉”,因此“封龙”这一天,不下田干活,不能挑粪便等不干净的东西到野外倾倒。
200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一年之中仅次于“年”(春节)的大节日。插艾悬菖蒲、饮雄黄酒,辟邪祈福之类习俗,是日为“盘护忠勇王”神诞,故这天下午族内各村家家户户多在厅堂摆设香案,隆重祭祖,所敬奉的祭品是此节专用的“菅粽”或“横巴粽”。
201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七月七农历七月初七日,传说:七月七原是马氏真仙生日,过去“山高皇帝远”,白岩山洞住着一位姓马的仙人,平时采金花、摘银果、榨油、挖笋,劳动累了,就在金罗伞下休息。闲时坐在银亭上,乘风凉,数星星,吹洞箫、听凤鸣,过着无牵无挂的日子。每逢天旱,马...
202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做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做半”,亦称“敬祖节”、“祖宗节”。祭祀十分隆重。各家筹办鸡、肉、鱼、米粉、面条、饭、笋、豆等,置于木盘,集中陈列于宗祠祭祖,俗称“祠祭”,或摆供自家厅堂祭祖,俗称“家祭”。
203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中秋节中秋节蒸米糕,买月饼、糖塔赠送亲友,并在是夜举行祭祖和盘歌活动。族人不太重视中秋节。潭头鹅山村族人在这一天供请黑、白无常。
204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元帅节农历八月二十三日,为田公元帅节,凡有供奉田公元帅的畲族人家都要过元帅节。传说田公元帅姓雷名海清,原是唐朝内廷乐师。安禄山造乱,攻陷京城,搜获雷海清及教坊梨园子弟三百多人。安禄山在凝碧池设宴庆功,乐声始动,雷怅然泪下,并用手中琵琶猛击安...
205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又是盘歌节。福安溪柄、松罗、溪尾一带族人多集中在福安与霞浦交界的松罗山、樟家山盘歌。
206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畲族传统祭灶日。相传这一天灶神要返天庭过年,上天时,必定要向玉皇大帝汇报凡间灶主善恶行为,因此,当晚家家户户都要点香秉烛,备上茶酒“五果”,包括:糖、豆、花生、橘子、栗子之类,并烧纸钱与灶神饯别。希望他“好话传上天...
207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称为“做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干净,厅堂上的对联,连祀供神灵的神堂也要用大红纸重写刷新。粮仓及坛坛罐罐,也要刷红纸封条,表示仓盈库满。当晚,户户都要备几碗好菜,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大人...
208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福安雷氏族人的宗教信仰以民间信仰为主,普遍供祭的神灵有奶娘陈靖姑、林公大王、平水大王(大禹)、五显帝、土主、土地公、妈祖以及祖先神忠勇王、雷巨佑、大三十二公雷国楚等。上述神宫往往选择建在村口水尾或村后风景秀丽处,有一定建筑规模的往往是林公大...
209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法师在民间信仰活动中,沟通人鬼神的重要角色是巫师,俗称“做武狮先生”、“做王狮先生”,尊称为法师、师公。族人中有以巫师为职业的,每村一二人。法师不管是外学还是家传,在具备了当法师的所有技能后,还必须通过学师传师即举行奏星(奏名)等一系列科仪...
210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神事活动概括了请神迎神、求神做醮、祈雨、步楼驱邪、开光祭台等介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