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知县” 相关
共 161 条 8 / 11
10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仓尔爽,男,任仓上县知县。反洋教斗争持续四十余天之久。后来,知县仓尔爽派勇弁前来镇压,被群众打败逃回;仓尔爽亲往,遭群众“围逼”质责,经士绅说和,方得回城。
10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余则达,男沂州府新任知县。1899年3月间,反洋教群众一千余人在郯城县城附近集聚,“欲均粮抢劫”。新任知县余则达下令关闭城门。以防 “乱众”入城。当磨山、神山一带民众听到德兵占踞日照消息后,各村庄皆“集团操练”,准备抵抗。鉴于神山一带民众屡...
108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吴树声,男,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沂水知县吴树声任职期间所撰《沂水桑麻话》载:“南乡坊前庄居民数百户,尽以绩麻为业,合庄无一穷户。”可见,吕氏绳业在当时是很兴盛的。确实是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109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 时代: 不详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又号城斋,(清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潍县知县迁监察御史.入清后,官至户部右侍郎。曾两次遭劫论死,后遇赦。卒于康熙11年,称栋下先生。工古文,亦善诗。著有《赖古唐...
110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王恩湛,江西义宁人。同治十年(1871年)署观城知县;十一年(1872年)署聊城知县。光绪二年(1876年)任沂水知县;九年(1883年)任兰山知县,十三年(1887年)后再任兰山知县,十四年(1888年)署=县知县;十七年(1891年)署...
111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韩文朗,顺天人,江苏元和籍。光绪十三年(1887年)署郯城县;其后又署、任聊城等县知县
112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胡鸣泰,男,郯城县知县,荐举丁沟村眼科中医刘淑曾。
11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 时代: 不详
冯可参,(生卒年不详),福建邵武县人,清康照进士, 七年(1668年)任郯城知县。史裁:值地廉,抚恤残黎,全活者甚众。
11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黄琮,男,郯城知县,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下令拆沭河西岸禹王台石头,重修北门,并建城楼。
11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郎湘,男,郯城知县,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修南门、西门,并各建城楼,同时,沿城外凿池深九尺,阔三丈。
116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赵蛟,男,郯城知县,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建小角楼四座。
117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文广,男,郯城知县,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用砖砌各门,并建重楼,规制恢敞,女墙鳞次,巍然壮丽。
118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方殿元,男,郯城知县,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修筑东北角四十五丈。
119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荆文康,男,郯城知县,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修筑西北角十五丈,城墙复完。
120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张都堂名景华字时美,明弘治——万历年人(?一1583)祖籍张高册,幼年随父迁居南涝沟,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甲戌科进士,授江西吉水县知县,为官清正,断案决狱有“神鬼破胆”之誉。县城濠水成灾,都堂奏请吉州府,以砖加固濠埝,城乡居民免受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