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知县” 相关
共 161 条 7 / 11
9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李玉鋐,男,李方膺父亲。李玉鋐曾中举人,第二年,中了进士。先在北京做内阁中书,后来,外放广东西宁县知县。行取入京,升户部主事,递升兵部郎中。雍正元年(1722)再度外放,任云南楚雄府知府。
9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王凯,男,时任兰山县知县。五贤祠,原名景贤祠,系明朝嘉靖年间沂州知府何格所建。清乾隆十六年,旨谕改为五贤祠。当时的兰山县知县王凯将五贤祠从南关移建于城内县署西,清末,多次修葺。民国十年又修建一次,系由临沂居城“五贤”的族人捐款资助而成。
9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何业健,男,时任郯城县知县。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何业健,利用一贯书院和旧考棚创办郯城县立高等小学堂,一级学生22人。
9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叶宝昌,男,时任蒙阴知县。1902年,叶宝昌,将蒙阴义学改为蒙阴县立高等小学堂,学生20人。
9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沈玉琳,男,时任兰山知县。清乾隆二十四年沂州知府李希贤率七属捐款,在原王羲之废祠基内重新创建,由沈玉琳主持承修。
9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吴树声,男,云南保山县人,1853年春,就任沂水县知县。著有《沂水桑麻话》一书。
9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王植字槐三,河北深泽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于江苏邳州、广东和平、新会、阳江、罗定等州县任令守,后历调山东滋阳、郯城、沾化等县任过知县。以老病乞休。著有《崇雅堂集》八卷、《韻学》五卷、《清史纲要》一卷、还有《四书参注》、《正蒙初...
9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王恒,邑人,男,于二十八年福建知县参修《郯城县志》。
9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长庚,字笏臣,汉军正黄旗,举人出身,清同治元年莅沂,就任兰山县知县,同治七年升任沂州府知府,后调升河南藩司。 山东巡抚崇恩由临沂视察,回到省垣后,深知鲁南地区形势紧张,兰山县知县这一缺,关系重要,必须派一名有胆有识文武俱全的人担任。崇恩曾上...
10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朱钟琪,男,1895年任临邑县知县。以德国传教士白明德在兰山县贪诈凶横,恃势凌人,“郯城、费县等处皆控案累累”,调署兰山知县朱钟琪首先发难,要求“黜之归国,或易远方”。
10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吕丙元,男,日照县知县,1898年11月8日救出德国传教士薛田资。
10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蒋楷,男,任莒州县知县。1898年11月22日,莒州城南一带群众展开反洋教活动,旋又开往左泉一带,与当地反洋教群众“合而为一,搅扰教堂”,知州蒋楷曾派兵役十八人前往弹压。
10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董杰,男,沂水县知县。1898年12月28日带兵役前往(教徒)徐二魁、刘焕文家拿获反洋教群众十余人,重责二千带城内管押。
10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陈公亮,男,兰山县知县。1898年12月29日,兰山小太平庄一带民众,亦掀起反洋教活动,抢去教徒花生三百余斤,并宣布“将教友挨次抢掠”,以示惩罚。教徒张某跑到府城报与牧师,牧师又告于兰山知县陈公亮。陈公亮即刻差派兵役四十名赶往小太平庄,欲对...
10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定成,男,任莒州县知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