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知县” 相关
共 161 条 6 / 11
76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董杰,男,沂水县知县
77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方奎,男,沂水县知县
7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王成谦,男,费县知县,素以善战出名。
7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长赓,男,兰山知县,素以善战出名。满州正黄旗人,嗜杀成性,有“长剥皮”称号。
8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庄泳(1759—1823)嘉庆十一年做任县知县时,解决了沼泽地征租问题,减轻了人民负担;平反一起冤狱,使60多人获释。乡民赠“廉明慈惠”匾,他坚辞不受,还带头捐资修建驿站和“桂岩书院'',为官颇多善举。
8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时任知县苍尔爽,虽系清政府官吏,但对外强入侵、洋教为患颇有不满,只是不敢抗争。可他手下的一班人却多是依附洋教、贪脏枉法之徒。衙役兼勇目王德成,早年入教,为患县政,“动辄诬良为盗”,威迫百姓“弥罪”,借以大发横财。皂班王建功,是曾因诈懦欺弱而...
8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简叔林,男,沂水知县,也是维护封建正统儒教的,看不惯教会的所作所为。因而同情绅民反教活动。对教士的禀报视为无关紧要,对这次反洋教活动仅视为一般的民教之争,既未引起重视,更未听从教士亲往弹压的要求。
8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王恩范,男,兰山县知县,会同郯城县知县韩朗查办郯城教案,一面又鉴于“沂水有无(教士教徒)被逐之事,未据该县(简叔林)具禀”,遂“饬沂水县(简叔林)详复。”
8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韩朗,男,郯城县知县,会同兰山县知县王恩范查办郯城教案,一面又鉴于“沂水有无(教士教徒)被逐之事,未据该县(简叔林)具禀”,遂“饬沂水县(简叔林)详复。”
8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陈瑗,男,费县知县,于1899年1月20日查找女教士,赔还教民所失粮物,“严办为首之人”。随后,定成又加派沂州府经历朱炳章前往费县,会同陈瑗“查办”教案。陈瑗接奉定成札令后,立即查阅颜林村事件存卷,后又亲至颜林村访查,得知事件直接起因是“妇...
8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陈公亮,男,兰山知县,禀报“查教堂、教民所毁房屋、衣物等项,及伤毙人口实在数目,互相印证,实无十二万两之多。”安治泰见确系实情,气焰才稍有收敛。
8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时代: 不详
杨耀林,男,日照署理知县,禀报“查教堂、教民所毁房屋、衣物等项,及伤毙人口实在数目,互相印证,实无十二万两之多。”安治泰见确系实情,气焰才稍有收敛。
8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李方膺,字虬仲,乳名龙角,号晴江,一字秋池,又号抑园,被清人称作扬州八怪,江苏南通人,出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卒于乾隆二十年(1755)秋季,享年60岁(此据胡艺的考证)。他的高祖、曾祖和祖父,都是明末秀才。到了他父亲李玉鋐诞生时,...
8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李鲜,男,画家,被清人称作扬州八怪。李鲜做过滕县知县,有惠政。在任时有口碑,离任后有去思。
9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时代: 不详
郑燮,男,画家,被清人称作扬州八怪。郑燮做过潍县知县,有惠政。在任时有口碑,离任后有去思。郑燮的惠政,由于潍坊的表彰宣扬,大为当地人民所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