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甘肃” 相关
共 29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 类型: 正文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加强长城保护专项法规建设,逐步建立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长城保护条例》为主体,各级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法规体系...
17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 类型: 正文
长城历经岁月洗礼,造就了独特的历史景观,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积淀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18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 类型: 正文
瓜州县境内汉长城资源概述分别讲述了:汉长城修建简史、境内汉长城分布与走向、境内汉长城沿线自然与人文环境、汉长城构筑方法、保存现状及病害、汉长城保护管理与抢险维修工程等相关内容。
19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 类型: 正文
2010年,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数据记录,汉长城从县境中部贯穿而过,大体呈东一西走向,(介于东经96°55’~94°55’,北纬40。25’~40。34’之间),汉长城墙体71段(实存60段,消失11段)计183.50公里,关堡7座,单体...
20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 类型: 正文
疏勒河是位于甘肃省西部的一条内陆河流,古代又称苏瀨河,发源于祁连山,沿祁连山北麓经玉门、安西(瓜州县)、敦煌北与党河交汇注入哈拉湖,西入榆树泉盆地西段,全长400多公里。
21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 类型: 正文
安西汉代长城与邻近敦煌、玉门汉代长城为一整体,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110),当时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稳固河西政局,确保东西方交通畅通之重要军事防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2
知识出处: 瓜州历代诗歌选 | 时代: 不详
常钧(? ~1789),满州镶红旗人,姓叶赫纳兰氏。乾隆七年(1742)任安西观察副使。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甘肃巡抚。著有《敦煌杂钞》《敦煌随笔》。
23
知识出处: 瓜州历代诗歌选 | 时代: 不详
袁第锐(1923-2010)四川永川县人,原国立政法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前曾在重庆《新民报》从事记者工作,现为甘肃政协文史委员,甘肃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甘肃分会理事,民革甘肃省委常委。
24
知识出处: 瓜州历代诗歌选 | 时代: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明代安宁(云南安宁)人,徒巴陵。成化八年(1472)进士。弘治年间,以副使督学陕西,后三任三边(延绥、宁夏、甘肃)总制,恢复甘肃有功,累官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
25
知识出处: 瓜州历代诗歌选 | 时代:
常钧(? 一1789),满州镶红旗人,姓叶赫纳兰氏。乾隆七年(1742)任安西观察副使。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甘肃巡抚。著有《敦煌杂钞》、《敦煌随笔》。
26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 时代: 不详
阎相师(公元1691年1762年)清代边将,高台县人。行伍出身,历任瓜州营参将、金塔协副将、肃州镇总兵、安西提督、甘肃提督等职。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病卒,享年71岁,加赠太子太保,谥号“桓肃”。
27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该矿1956年由甘肃省红柳园地质队发现并勘探。1958年由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筹建,1961年停建下马,后于1965年由新疆有色局续建。1970年10月经冶金部重新划归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开采,矿名为《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辉铜山矿》。井下开采,设坑口,...
28
知识出处: 瓜州汉代长城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1年9月10日,汉长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以“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9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 类型: 动物
安西牛是长期繁衍在甘肃最西端的蒙古牛类型的役用地方品种。全县均有分布,但以踏实、桥子、布隆吉地区所产最优良。故又名“桥子牛”、“踏实牛”。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适应性。近二十多年来向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浙江、新疆等省区和本省庆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