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37条
析出资源
293条
图表
196条
人物
68条
事件
183条
地名
12条
专题
29条
作品
3条
实物
52条

检索条件

与 “玛曲县” 相关
共 837 条 14 / 56
19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牧业税征收起步较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按照西北军政委员会“关于西北区各省牧业税征收的决定”,采用比例税制,税率定为3%,起征点为马、牛由3头(匹)起征,羊由20只起征。
19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12月,玛曲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审计机关的通知》,正式设立玛曲县审计局,当时,定为行政职能部门,编制初定为4名。1989年增加1名,编制为5人。
19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12月,玛曲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审计机关的通知》,正式设立玛曲县审计局,当时,定为行政职能部门,编制初定为4名。1989年增加1名,编制为5人。
19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县审计局建立以来,认真贯彻“边组建,边工作”和“抓重点,打基础”的方针,在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从1984年开始,以査处违犯财经纪律为重点,积极开展审计监察工作,在利用全县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査之机...
20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甘南藏族自治区督导处玛曲工作组到达玛曲正式开展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扶持贫困牧民发展生产,兑付银元,代理发行公债和代收税款等金融业务。1957年1月1日正式改建为中国人民银行玛曲县支行,归人民银行甘南藏族自治...
20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甘南藏族自治区督导处玛曲工作组到达玛曲正式开展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扶持贫困牧民发展生产,兑付银元,代理发行公债和代收税款等金融业务。
20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甘南藏族自治区督导处玛曲工作组到达玛曲正式开展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扶持贫困牧民发展生产,兑付银元,代理发行公债和代收税款等金融业务。
20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后,中国人民银行玛曲工作组也于同年12月22日到达玛曲,开始办理人民储蓄业务。由于在民国时期,货币经常贬值,牧民群众对新政权能否抑制物价还心存疑虑,加上对人民储蓄的政策意义又不了解,因而储...
20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建政以前,无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牧民之间主要通过物物交换,换取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因之民间借贷(高利贷)活动盛行,范围遍及各个部落的领地。但借贷一般以实物为主,通常以酥油、皮张、青稞3种物品为折算标准。
20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朝时期,玛曲境内流通的货币主要以银两、银钱为主,但也有少量的银元流通。流通的银两主要有元宝、锞子、碎银子等。元宝、锞子一般重50两和10两,碎银子无一定形状,重量不一,名称各一。流通的银钱有自顺治到宣统的200多年间铸造的10种钱,即:顺...
20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朝时期,玛曲境内流通的货币主要以银两、银钱为主,但也有少量的银元流通。流通的银两主要有元宝、锞子、碎银子等。元宝、锞子一般重50两和10两,碎银子无一定形状,重量不一,名称各一。流通的银钱有自顺治到宣统的200多年间铸造的10种钱,即:顺...
20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境内1953年开始流通人民币(旧币)。1955年3月1日,全国发行新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甘南藏族自治区督导处玛曲工作组奉命发行印有汉、藏、蒙、维吾尔等4种文字的人民币。
20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纪念币是为纪念重大事件、著名历史人物及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而发行的货币。
20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4-1958年,为保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民节约储蓄,连续5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公债面额1954年分1元、2元、5元、10元、50元5种;同年,中共欧拉工作委员会设立经济...
21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4-1958年,为保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民节约储蓄,连续5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公债面额1954年分1元、2元、5元、10元、50元5种;同年,中共欧拉工作委员会设立经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