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烟台市” 相关
共 9125 条 18 / 609
256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建国后烟台纺织业从1953年至1962年的工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57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国家对纺织产品采取了统购包销,加工订货的统一管理形式。1954年9月1日起正式发放了民用布票,实行定量供应。此后,烟台纺织业得到稳定的发展。色织布产品在省内评比中经常领先,灯芯绒、平绒、沙发布、天鹅绒等高档产品在设备落后的条件下...
258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棉织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度降低,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生产出现困难。为渡过灾年,烟台市政府在1960年暂时关停了部分纺织企业,保留光明染织厂为开工厂,烟台染织厂部分开工,烟台织布厂为停工厂。停产期间,企业进行了缝纫、衣物修补、零...
259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建国后烟台纺织工业1966年至1976年的工业发展。
260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六十年代初期,烟台市纺织工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仍使用铁木机生产,设备超过使用年限,机身腐烂、摇摆,织织停停,修修补补,无法胜任多臂多梭装置以及密度较大的织布负荷。工人看台少,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受很大影响。多数厂房原为普通民房、仓库...
261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11月,纺织部召开了全国纺织工业厅局长会议,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布置了纺织工业的调整工作。其内容是:(一)根据原料供应情况安排生产和基本建设;(二)企业要着力抓质量、抓品种、抓节约;(三)调整管理体制;(四)...
262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1967年,牟平染织厂、威海织布厂恢复了生产,乳山织布厂、莱阳织布厂、海阳织布厂相继成立。此时,公私合营纺织业的私营股金已全部付清,企业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67年1月,烟台染织厂更名为国营烟台第一染织厂,光明染织厂更名为国营烟台第二染...
263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1970年后,企业由省纺织局下放至各县市,正值全国范围的文化大革命向纵深发展,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动乱愈演愈烈,生产秩序受到影响,企业管理很少有人问津,生产劳动不能保障。从1971年到1974年的4年中,烟台市纺织工业总产值徘徊在6000万元...
264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1975年后,国民经济走向恢复,党中央提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当年6月17日成立了烟台市革命委员会纺织工业局,市区9个纺织企业由市轻工业局转属纺织工业局领导。7月17日,由烟台针织刺绣厂分立出的烟台第二针织厂划入烟台市纺织局。年底,原部...
265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1977年1月17日,烟台地区行署纺织工业局成立,领导全地区纺织工业生产。下属企业34个,另有10个丝绸企业当时亦归纺织局领导。纺织局成立后,着手对企业进行统筹安排和调整,实施计划管理,建立健全了纺织工业管理机构,同时设立纺织科学研究所,加...
266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烟台市1978年至1979年纺织业企业改革和整顿。
267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先后于1979年12月和1980年4月组成烟台针织总厂和烟台羊毛衫总厂。烟台针织总厂由烟台针织厂、烟台第二针织厂、烟台针织品综合加工厂合并组成;烟台羊毛衫总厂由烟台羊毛衫厂、烟台线带厂、烟台织带厂合并组成。此时,社队企业纺织生产已在全地区普...
268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纺织局及各企业均成立了企业整顿办公室,根据纺织工业的生产需要,重新制定出各项专业管理措施和岗位责任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计划管理和全面经济核算。对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不能适应生产需要的科室做了统一调整。烟台棉纺厂、...
269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11月1日,烟台地委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实行地改市领导体制,撤销烟台地区和福山县,组建省辖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原福山县改为福山区。烟台市辖荣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阳、莱阳、栖霞、招远、掖县、黄县、蓬莱、长岛12个县,威海市...
270
知识出处: 烟台市纺织志 | 类型: 正文
到1985年上半年,各企业均建立了经营指挥系统,重视经营决策,市场预测,品种反馈,由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实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同时组织发展了企业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所得收入,除缴纳所得税外,企业自留其中40%用于扩大再生产,30%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