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814条
基础文献
17条
析出资源
1528条
图表
95条
人物
50条
事件
566条
地名
3条
专题
227条
作品
323条
实物
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漳浦县” 相关
共 2814 条 158 / 188
235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十五中元节,神话中的地官诞辰,佛教则称“盂兰盆会”。寺庙备丰盛斋品,召僧人做佛事。家家在门前祭礼无主亡灵(俗称“好兄弟公”),称为“普度”。漳浦向来与全国各地一样,家家预先备好许多食品祭亡灵,时值夏令,苍蝇传染霍乱造成瘟疫情事常有发生,...
235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八月十五中秋节,《礼记·祭法》说:“秋分祭社神”,叫“秋社”。传至中唐时代,每年八月十五日,成为赏月怀人的中秋节。家家蒸糯米糍,买月饼,到“社祠”和田间祭土地神。儿童吃月饼赏月,聆听长辈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
235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九月初九重阳节,“重九登高”是自古流传至今的好风俗。成年人游山玩水,儿童放风筝比赛。现定为老人节,取祝寿“久久”之意。
235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十月十五下元节,神话中的水官涎辰。此时五谷入库、喜庆丰年,农村或演戏娱神“谢祈安”。
236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十一月冬至,吃红圆,取合家团圆之义,称“添岁”。明漳浦进士李瑞和诗:“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民间习俗将小红圆涂于门户、牛头、灶头,或整碗放置几桌上,称“祀耗”。
236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廿四日,家家拂尘洒扫,世俗相传众神要上天,凡寺庙或家中都备牲醴、果品敬神,焚烧印着幡幢、甲马、仪仗图形的黄纸,叫“送神”,除夕将届,晚辈备糖果茶酒向长辈、亲朋好友拜年,叫“馈岁”。受馈赠者回赠柑桔,祝吉祥如意。儿媳、女婿备红包、鸡鸭、海...
236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庙在村东北小山丘上的古官道边。自古以来,受到过往客商的参拜,以祈求旅途平安,生意得利。这是漳浦最古老的三王公庙,名闻遐迩,以至自古就把附近的村社称为三王公社。今庙已荒废,仅存遗址及庙后“狮咬剑”石堆,而三王公社名也讹称三王宫。
236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此庙原建在梁山上的中周社,因建梁山水库,梁山的口黄、中周、内曾三个村子移民到梁山下,原村中三王公庙也随迁至此。庙虽新建,庙中一副对联和三尊骑虎神象却十分古老。其对联为:“策杖扶鸠,善功铭钟鼎;贻谋绵世,泽虎帐延厘。”据说此联是原梁山三王公庙...
236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庙原在山凹中,建水电站时,移建在山上。
236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庙在近山处,今已无存,而“三王公”地名沿用。
236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赤岭乡南坑后学三王公庙,原倾圯,今已重建。
236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湖西乡坑仔尾三王公庙。庙制较大,今修整一新,香火兴盛。清乾隆间,香火传往台湾蛤仔难(今宜兰),现三王公庙遍布台湾,其匾额为“古公三王”。据台湾传说,此“三王公”系南宋末元初在湖西抗元的三勇士柳信、叶诚、英勇,也许是另一种“三王公”,也许是传...
236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马坪镇溪东三王公庙。庙在山间,今已荒废,仅存遗址,今已重建。
236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佛昙镇石门村三王公,与帝君等神合祀。
237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景区
赤土乡水磨村附近三王公庙,原有村以庙得名,今庙与村均无存,仅留地名“三王公”。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