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滄州” 相关
共 1059 条 54 / 71
796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唐恪字欽叟錢塘人徽宗時以起居舍人迎遼使 還言河北邊備廢弛宜及今無事以時治之帝壯 之遂命爲都轉運使徙知滄州河決水犯城下恪 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齡移檄索船與兵恪報水勢 方惡船當以備緩急滄爲極邊兵非有旨不敢遣 昌齡怒劾之恪不爲動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詔書 ...
797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喬惟岳字伯周陳州南頓人周顯德初登第宋開 寶中右拾遺劉稹薦其才厯知懷州滄州㑹考課 京朝官召還兼左諭德轉太常少卿據前志補
798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靳懷德博州高唐人初厯滄莫二州通判眞宗時 知滄州召還復遣之任吏民詣轉運使李仕衡借 留後知澶州是州居水陸之要懷德悉心撫治能 著政績使車往復多稱舉焉新通志引宋史
799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趙鎔樂陵人太宗太平興國中知滄州兼兵馬都 部署完城壁嚴戰具寇嘗數百騎至境上聞有備 引去滄州志稿
800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柴禹錫大名人雍熙中知滄州勤於政治部民詣 濱州列狀以聞同上
801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張煦字輔暘開封人太宗時爲鎭定邢趙山西土 門路都巡檢使契丹寇境上煦以所部斬首數十 走之厯知滄磁二州事 新通志引宋史
802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晉陽人周平盧軍節度審琦 之子也端拱中知滄州攺瀛州兼高陽關駐泊部 署遷瀛州防禦使湻化二年徙知雄州五年復知 滄州至道初移雄州三年復知滄州所至吏民不 忍其去前志
803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陳興澶州人事太宗爲御龍駕直都虞候眞宗時 知滄州徙鎭定軍部署與曹瑋掩擊蕃寇斬獲甚 眾詔嘉獎之官至神龍四廂都指揮使據前志補
804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李允則字垂範并州盂人少以材畧聞眞宗時知 滄州巡視州境濬浮陽湖葺營壘官舍閒穿井未 幾契丹來攻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歸冰代礙契 丹遂解去厯鎭定高陽三路都行營兵馬都監又 知瀛州上言擇邊將謹誓約俄知雄州時河北旣 罷兵允則治城壘不輟契丹疑違約既而有詔詰 ...
805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李昭遘宗諤從子也以廕爲將佐主簿幼時楊億 嘗過其家出拜億命爲賦旣成億曰桂林之下無 雜木非虛言也累官擢天章閣待制知滄州用諫 官吳及言復攺知陜州據前志補
806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李壽朋字延老徐州豐人仁宗時知滄州滄地震 壞城郭帑𢈔壽朋以席爲屋督吏眾繕葺未數月 復其舊括蕪田三萬頃縱民耕擇其壯者使習兵 河方北涌隨塞之故道陿壽朋度必東潰諭居人 徙避後三縣四鎭皆塾焉新通志引朱史
807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孟元字善長洺州人累官爲高陽關路兵馬鈐轄 尋遷權知滄州民鬻鹽爲生歲荒鹽多不售民無 以自給元度軍食有餘悉用易鹽繇是民不轉徙 累遷高陽關路馬步軍總管五遷爲馬軍都虞候 前志
808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李復圭字審言壽朋弟仁宗時通判澶州北使道 澶民主驛卒困憊土豪杜氏十八家詭言唐相如 晦後每賊吏脫免復圭按籍役之厯知滄州臨事 敏決稱健吏新通志引宋史
809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高賦字正臣中山人以父任爲右班殿直復舉進 士攺奉禮部郞又加龍圖閣知滄州前知滄州程 昉欲於境內開西流河繞州而北注三塘泊賦曰 滄州近歲加隄防猶懼奔濫矧妄有開鑿乎昉執 不從功竟無成
810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时代: 南宋
李南公知滄州蘇軾草詔云刺史秩六百石以按 列郡而治行卓然乃以二千石爲郡守昔以責人 今以自責則物被其惠民無閒言爾等皆常奉使 督察官吏公明之稱達於朕聽董治江淮控臨河 海任亦重矣益懋勉之無使風采減於平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