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598条
基础文献
5条
析出资源
1321条
图表
1093条
事件
17条
专题
103条
作品
5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月湖街道志
藕池村史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太平村志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体育志
岐陽村志
海曙简史
检索条件
与 “海曙区” 相关
共 2598 条
166
/
174
2476
篾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篾匠 宁波人称“簟匠”,旧时家家户户都使用竹制品工具,箩筐、匾箕、淘米箩、饭篮、菜篮子、凉席、筛子等都是用篾竹制成,使用久了易损坏,于是请篾匠来修理。篾匠身带简单工具和篾竹材料,走街串巷吆喝,遇居民需修理或制作竹器用具,即进院子内修补或新制...
2477
修钟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修钟表 修钟表人手提工具袋,常年穿梭在城乡间,遇到需修理钟表者,则进屋维修。修表人使用放大镜、酒精灯、镊子钳等工具,将一只只坏掉的钟表精心修复。该行当至今尚存,但已设铺经营。
2478
铲(薄)刀、磨剪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铲(薄)刀、磨剪子 肩背工具凳,凳上装有磨刀石和夹具,在街巷吆喝“磨剪刀噢!铲薄刀……”家庭主妇听到后将家中钝了的菜刀、剪刀交给他们,经过铲、磨后又能锋利如初。现在仍有少数人从业。
2479
木器制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木器制作 木制品在境内生产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从事这类木器制作的统称“木匠”。木匠有“大木”、“小木”和“圆木”(见本链接中“箍桶”条)之分,大木主要从事房屋建造,小木则从事家具制作。现在城市家庭装修中依然大量使用木工,但大多使用机械操作;...
2480
打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银 火熔是制作华丽金银工艺品时关键的传统工艺,借助弯管,用嘴吹气控制火苗和温度,“吹”向重点。金银饰品经银匠加工或修理后仍能光彩照人。该走街串巷兜生意的行当今已消失。
2481
麦秸编织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麦秸编织 麦秸工艺在农村妇女中几乎人人都会,但技艺优劣相差很大。麦子收割后将干麦草上部割下,放在水中浸透后压扁、晾干。手巧的妇女将麦秸编成各式各样草帽、草扇、手提包、提篮、装盛物品的罐等生活用品。宁波近郊编织的草制品还能出口赚外汇。现今该行...
2482
贴大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贴大饼 黄桥烧饼全国闻名,宁波大饼亦可与之媲美。街头巷尾一只炉子、一块案板,“夫唱妇随”,流水作业,炉子中以木炭或煤球作燃料,将做好的饼快速贴在炉膛内壁,待饼烤至金黄色即可。大饼香喷喷、油光光,酥香甜咸尽在饼中。该行当今尚存。
2483
爆米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爆米花 加工者挑着担子或推着车,一只像葫芦的罐状如炮弹,一只风箱,一只小炉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冻米大王好爆嘞!年糕干、六谷(玉米)胖好爆嘞……”人们将大米、玉米、年糕干等物品交给加工者,经爆米机加热到一定程度,迅速打开密闭的盖子,发出“砰...
2484
卖臭豆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卖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臭中有清香,将一块块臭豆腐放入油锅炸,把臭豆腐炸成金黄色即可捞起,涂上辣酱或甜酱,是人们所喜爱的休闲食品。该行当现在尚存。
2485
炒栗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炒栗子 糖炒栗子是宁波特色炒货之一。一口炉,一只镬,一把铲,镬里放一些小石子,生栗子下锅加糖,炒熟后颜色油光。剥开栗子,咬开后香甜可口。从业者现炒现卖,深得市民喜爱。这一行当尚存。
2486
卖烤(煨)番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卖烤(煨)番薯 用一只柴油筒,上面开一大圆口,筒内按一炉心,在炉子中以木炭作燃料(现在用煤球),将番薯放在木炭旁边烤,烤至番薯皮黄、内熟,发出诱人的香味即成。烤番薯入口香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今仍有人从事该行当。
2487
鸡毛换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鸡毛换糖 宁波城内或乡村皆有挑着担子吆喝“兑鸡毛、鸭毛……”或用金属敲击发出声音,以吸引人们用鸡毛、鸭毛、鹅毛去兑糖的行业。这种糖是麦芽做成的。该行当现已消失。
2488
馄饨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馄饨担 旧时宁波城乡有以卖馄饨为生的商贩,手拿竹梆,“笃,笃笃笃,笃,笃笃……”肩挑馄饨担,一头是炉灶、锅子,一头是放馄饨的橱柜,挑着担子叫卖馄饨。遇顾客需要可随时将馄饨下锅,随即捞起,热气腾腾的馄饨,上面漂着葱花,发出诱人的香气,美味可口...
2489
货郎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货郎担 旧时宁波商业区集中在江厦街、开明街等地,而近郊及乡村农民购物很不方便,就只能靠流动商贩——挑着货郎担的货郎到乡下兜生意。精明的货郎挑着货郎担活跃在农村,带着各种小百货,手摇拨浪鼓,“笃尔冬,笃尔冬”,在开阔地带把货物摊开。家庭主妇们...
2490
秤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秤手 旧时宁波城乡多集市,且生意兴隆。有的乡镇十天四市,有的十天三市,也有的十天二市。市日街头除卖主和买主之外,还有一种为两者称商品重量的中介,叫做“秤手”,又称“中人”。“中人”是他们的职业特性。他们整天活跃在街头,市面灵光,头脑活络,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