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泰安” 相关
共 650 条 26 / 44
376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8月中旬,地革委根据中央、省有关指示,成立了由红卫兵、组织、人事和公安部门参加的“地革委抓叛徒办公室”,在地直机关和泰安、莱芜以及原泰安(西)等县(这3个县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遭受破坏比较严重)的县、区党员干部中抓岀一批所谓“叛徒...
377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6月以来,全区多次发生群众组织冲击军事机关(军分区、武装部)、冲击县革委、冲击生产指挥机构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产秩序。
378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8月29日,为制止上述事件的发生,地革委发出《关于当前几个问题的意见》,要求各级革委会、各群众组织,要认真贯彻 中央“关于保护国家财产,节约闹革命”和咲于进一步‘抓革命、促生产,增加收入、节约支岀'的通知”精神,不准随意冲击县革委...
379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根据中央和省革委指示精神,10月5日至10日,地革委召开了各县安置办公室和重点安置县生产指挥部负责人会议,省革委及济南安置办亦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1964年成立地委劳动工资安置城市青年下乡领导小组及各县安置机构以来,全区接收安置知青...
380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10月中旬,地革委举办了以“斗私、批修”为纲,由地革委部分委员、地直原部、委、局、处负责人和机关、工厂、农村、学校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参加的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此后,各县革委、各级群众组织,纷纷以“斗私、批修...
381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后,各地学校纷纷停课开展运动,大批师生走出校门进行大串连。为此,中央迭次指示,要求各地学校“复课闹革命”。此后,虽然大批学生返校,但未真正实现“复课闹革命”。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
382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9月26日,泰安全区集会欢庆毛主席视察三地区回到北京。
383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10月14日,地革委作出《关于坚决迅速贯彻执行毛主席重要指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革委会和各群众组织必须闻风而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通过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以“斗私、批修”为纲,进一步实现革命的大联合;通过学习毛主...
384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11月1日,地革委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最新指示的意见》,对全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意见,指出,一、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二、加强领导,办好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三、巩固发展革命的...
385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11月7日,地革委成立“文化革命办公室”,负责领导全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活动。
386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爱国党”一案,是1966年8月由原中共泰安县委、县人委报请中共泰安地委泰安县“四清”工作团党委审核,定为反动组织的案件。其主要成员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开除党籍和公职,回乡监督劳动。经地革委重新调查,认为此案无确凿证据,11月30日作出给予平...
387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2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02亿元;农业总产值4.24亿元;粮食总产量28.15亿斤,棉花总产量0.12亿斤,油料总产量(仅花生数)0.82亿斤。财政收入0.67亿元。
388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8年1月13日,地革委发出《关于立即掀起一个大学大用毛主席建党思想,彻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建党路线群众运动的决定》,要求全区各地、各单位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都要突出这个中心。为此,地革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领导组织这一活动。
389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8年1月23日,为贯彻毛泽东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地革委作岀《关于在全区农业战线上掀起学大寨高潮的决定》,要求各级革委会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认真学习大寨经验,使之在全区农村全面开花结果。
390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8年1月,地革委增补国恕连(山东农学院学生,1970年9月被撤职)、马才田(泰安拖拉机修配厂工人,1970年5月被撤职)为副主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