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段祺瑞” 相关
共 83 条 3 / 6
31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5月7日段祺瑞咨送对德宣战案至众议院。
32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23日黎元洪下令免段祺瑞职,令外交总长伍廷芳暂代国务总理。
33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2日黎元洪电各省出师讨贼。同日,黎元洪避居日本公使馆,并电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复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段祺瑞宣告就职,并设国务院于天津。
34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3日段祺瑞组织“讨逆军”,在马厂誓师,通电讨贼。
35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4日段祺瑞入京,黎元洪通电去职,冯国璋通电仍代大总统职。
36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5日段祺瑞辞职。
37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3月23日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
38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6月20日徐世昌召见张作霖,咨询对时局之意见。张作霖请徐万勿准靳辞职。21日,靳云鹏回拜张作霖。同日,张作霖赴团河见段祺瑞
39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6月30日张作霖赴团河见段祺瑞。段称:"调停政局,乃极好之事。惟吴佩孚以一师长干预政事,要挟条件,此风一开,则中央威信扫地.”又称:"你们如果一定要罢免徐树铮,必须同时罢免吴佩孚。”张以段“谢绝调停”,声称“即日出京"。
40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7月5日,段祺瑞以边防弩办名义命令边防军紧急动员。
41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7月8日晨六时,段祺瑞自团河入京,召集军事会议,决定起兵“讨伐”曹、吴,并请徐世昌“迅发明令,褫夺曹锟、吴佩孚、曹锳三人官职,交祺瑞拿办”。
42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7月9日段祺瑞在团河组织定国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派徐树铮为总参谋长;段芝贵为第一路司令兼京师戒严总司令;曲同丰为第二路司令兼前敌总司令;魏宗翰为第三路司令。
43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7月13日段祺瑞发表讨伐曹锟、吴佩孚、曹锳檄告:“案查曹锟、吴佩孚、曹锳等,目无政府,兵胁元首,围困京畿,别有阴谋.……今尽京畿附近各师旅编定国军,由祺瑞躬亲统率,护卫京师,分路进剿,以安政府而保邦交,锄奸凶而定国是也。"
44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7月14日段祺瑞召集特别军事大会,决定立即对直军下总攻击令。直皖战争开始。直皖两军之战区分东西两路.东路在京奉铁路沿线,西路在京汉铁路沿线。皖军东路指挥为徐树铮,西路指挥为段芝贵。直军西路总指挥为吴佩孚;东路总指挥为曹锳。
45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7月16日广州军政府通电宣布段祺瑞罪状,支持曹吴讨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