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武清县” 相关
共 2669 条 5 / 178
61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记述武清县的相对湿度为62%,其中夏季相对湿度最大,冬春季相对湿度最小,蒸发量为1164.4毫米,冬季干燥度较大,春季4月平均干燥度为6,夏季较小,7月平均干燥度为0.6,秋季10月平均干燥度为3.1。
62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武清县地区的地下水存储条件好,水位埋藏浅,含水层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松散地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地层中的岩溶裂隙水是该地区主要的地下水类型。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含盐量,该地区地下水分为全淡水区和有咸水分布区。全淡水区分布在北部地区...
63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内容介绍了武清县土壤的形成、分布和理化特征。武清县的土壤主要发育为潮土,其中普通潮土、盐化潮土和湿潮土分别占75.9%、16.2%和7.9%。普通潮土中,砂性土、壤质土和粘性土的面积分别为27.64万亩、59.37万亩和26.46万亩。...
64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当地的气候、地貌、水文、母质条件以及生物活动和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和养分循环的影响。气候变化加速了土壤形成和养分循环,境内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参与了成土过程,水文条件对土壤质地和结构产生了影响,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的松散沉...
65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1981年6至12月,在北京排污河、北运河选了38个测点进行水质化验。上游污染物有120多种,年排放量约5万吨。测定其中污染物达17种之多,均为有毒物质。氯、酚、硫酸钠、甲酚、汞、甲醛、乐果、辛醌、苯、间氮基酚钠、敌百虫等...
66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境内土壤的分类和分布情况,普通潮土是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粘性土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泛区,盐化潮土主要分布在北运河两侧,湿潮土主要分布在大黄堡洼及其边缘地带。
67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境内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状包括土壤质地、容重和孔隙度,砂性土、壤质土和粘性土各有其特点;化学性质包括土壤养分、代换量和酸碱度,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变化趋势以耕层高以下逐渐降低,速效磷、速效钾到底层土略有增加。
68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境内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情况,包括野生植物和人工种植的农作物、果树、花卉等。同时介绍了境内常见的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和昆虫类动物。
69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境内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类型和主要植物。在境内平原上有落叶阔叶林和草原为主的树木、草类生长。随着农业开发,自然植被逐渐被人工栽培的植被所代替,仅在农田隙地、河流、洼淀、沼泽、水塘、古河道、沙地和盐碱地等处尚能见到一些野生植物,并发...
70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境内发生的常见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涝灾、雹灾、风灾等,不常出现的有地震、龙卷风。
71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境内的野生动物类型,包括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和昆虫类。其中哺乳类有獾、狐狸、黄鼬等,鸟类有啄木鸟、翠鸟、喜鹊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黑鱼等,两栖爬行类有青蛙、蟾蜍、壁虎等,昆虫类有蜜蜂、黄蜂、瓢虫等。除啄木鸟、翠鸟、百灵、...
72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武清县描述了境内春旱的情况,指出春旱十年八遇,一般出现在3至5月份,并列举了一些具体年份的受灾情况。
73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1949至1990年期间,永年县的涝灾情况。其中指出,涝灾一般发生在7月下旬,8月上旬的占29%,中旬的占7%。在这段期间,有30年发生涝灾,其中造成严重灾害的有11年。该文还详细描述了永年县在1949至1990年期间发生的几起严...
74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1959至1990年期间,永年县境内发生雹灾较为常见,约两年一遇。雹灾一般发生在4至10月份,以5至7月最为常见。降雹路径有两条,一是东北部的下伍旗、河北屯、大良一带;一是西南部的陈嘴、石各庄一带。在此期间,只有1987年出现3...
75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武清县在1956年至1990年期间,多次遭受风灾侵袭,其中1969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87年和1989年为风灾较为严重的年份。风灾一般发生在4至10月份,以5至7月最为常见。受灾面积和损失情况因年份和灾害程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