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79条
基础文献
2条
析出资源
472条
图表
613条
事件
777条
地名
89条
专题
62条
作品
44条
实物
2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横河镇志(下册)
余姚市地名志
横河镇志(上册)
余姚报
检索条件
与 “横河镇” 相关
共 2079 条
132
/
139
1966
1954~2003年
横河镇
平均年下雪日的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1954~2003年平均年下雪日仅8.2天。1976~1977年、1983~1984年最多,达21天。历年平均初雪期在12月30日,最早在11月16日(1960年),平均终雪期在2月25日,最迟4月4日(1969年)。
1967
1954~2003年
横河镇
年平均结冰日的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1954~2003年,年平均结冰日34.6天。
1968
1954年到2003年
横河镇
平均年日照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1954年到2003年间,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1972.1小时。最多的1963年达2399小时,最少的2002年为1419.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一年中日照时数历年平均以8月最多,计249.2小时;2月最少,计113.3小时。
1969
横河镇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计11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直接辐射量68千卡/平方厘米,散射辐射量40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55千卡/平方厘米。每亩地一年平均可接受366660千卡的生理辐射。一年中辐射量以7月最多,计14.6千卡/平方厘米,12月...
1970
1954~2003年
横河镇
历年平均年蒸发量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1954~2003年历年平均年蒸发量1441毫米(为慈溪市气象局数据,用20厘米口径的小型蒸发器测定,采用陈明荣蒸发量公式计算,约比降水量高13%,仅供参考)。7月份最大达224毫米,1月份最小为49.8毫米。
1971
1954~2003年
横河镇
台风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1954~2003年,有较明显影响的台风有38次,平均每年0.76次。1962年台风最多,有3次。没有台风影响的有23年,占总年数的46%。有影响的台风,8~9月间出现最多,占影响台风的78%。
1972
横河镇
风灾、涝灾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因为风灾以台风(热带风暴)居多,而台风通常带有暴雨,还可能夹着大潮侵袭,从而引起海塘溃决,河水不能及时排海,发生内涝。所以当地老百姓称之台风为风潮。风涝灾害发生年概率在50%以上,其中风力10级以上及一次降雨量150毫米以上的年份约占20%...
1973
横河镇
旱灾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60年代以前,一般连续50天不降雨就会造成旱灾。此后,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抗旱能力提高到70天以上,到70年代中期达100天左右。9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用水,人民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河区范围的扩大,横河地区的抗旱能力有所下降。据新中国建立...
1974
横河镇
病虫灾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民国及其以前各朝代,人们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差,灾害较多,危及面广,程度也大。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重视农业,建有一套从预测、预报到防治的组织体系和办法,因此,病虫成灾的年份少,危害程度轻。一般只在灾害性气候条件下才...
1975
横河地下水资源构造裂隙水简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构造裂隙水由石英砂岩、粉砂岩、含水岩组成。广布于丘陵山区,富水性不平衡,残丘和孤丘地带泉流量小于0.1升/秒,山区则可达0.1升/秒~1.0升/秒。风化带网状裂隙含水岩由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风化带网状裂隙水,水量贫乏,常见泉流量0.1升/...
1976
横河地下水资源基岩裂隙水简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基岩裂隙水一般埋藏较浅,地下径流途经短,多以侵蚀下降泉或少量上升泉排泄于地表。
1977
横河地下水资源松散岩孔隙水简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气候、水文
松散岩孔隙水广布于横河平原表层的孔隙潜水为淡水。水化学类型为碳酸钠、钙(HCO3-Na.Ca)型。民井出水量小于10立方米/日;平原深层承压水域内为淡水。深20~46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日。
1978
横河镇
蚕豆种植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蚕豆,当地称大豆。明嘉靖《余姚县志》载:“海堧有罗汉豆。”品种以本地“大白蚕”为主。90年代部分引种“日本蚕豆”,作鲜食用。 蚕豆不宜连作,往往在棉田与大、小麦轮作栽培。播种期10月20日前后,种子用1‰钼肥浸种24小时后播种,以促其苗期分...
1979
横河镇
大豆种植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大豆当地称黄豆,有早黄豆、迟黄豆、油豆之分。品质以迟熟品种为佳。品种有梅黄豆、五月拔、六月黄、八月黄、十月黄、茶青豆等,多为旱地种植。早黄豆在春季播种,迟黄豆在夏季播种,油豆在秋季播种。基肥以磷、钾肥为主,肥沃土壤一般不施氮肥,仅豆苗移栽时...
1980
横河镇
玉米种植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玉米有夏玉米、秋玉米两种。品种有金黄玉米、盤安黄子、丹玉6号、沈丹4号、浙丹1号、苏玉1号、甜玉米、旅曲杂交玉米等。一般以种植夏玉米为主,60~80年代,在天气干旱时,高田无水插种晚稻的情况下,在稻田种植秋玉米。玉米栽培需要充足的氮、磷、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