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杨向奎” 相关
共 6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六·二”惨案后,学生自治会处于瘫痪状态,“六·二”惨案善后委员会已告结束,《青年新报》遭到封闭,学校已放暑假,进步力量未重新组织和恢复,特别是未及时改组和重建学生自治会,缺乏合法的学生组织情况。
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华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华岗同志1924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错捕审査,后判刑关押。在监禁期间,又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于1972年5月17日含冤病逝,终年6...
3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O八年),徳国政府与清政府签定协议,在青岛开设青岛特别高等学堂,也称徳华学校(GermamChineseschool)。在朝城路选定校址开工建校,一九O九年学校竣工,开始招生,学校开办费共四十六万徳国马克,中国政府负担...
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赵太侔生于一八八九年十一月,汉族,世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东关棉花市街,家道贫寒。青年时代的名字是赵海秋,担任国立山大筹委会常委和初长山大时期的名字是赵畸,二次出长山大的名字是赵太侔。一九三〇年,赵太侔出任山东大学出任文学院教授一年后改任教务长...
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0年春,在华岗的积极倡导下,创办了《文史哲》。它既是山大的学报,又是全国性的学术刊物。当时《文史哲》是没有经费的,由几位热心支持者从薪水或稿费中拿出一部分钱来维持。杨向奎、童书业、赵俪生、王仲荦、孙思白等同志都曾解囊相助。其中,老华是...
6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青岛成立了临时大学,校址在市立医院旁。一九四六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设立了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规模空前扩大。但学校的原址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占为兵营,因而临时用日本在青侨民的青岛中学(男中)为文、理学院、女子中学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