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009条
析出资源
330条
图表
180条
事件
367条
专题
101条
作品
30条

检索条件

与 “李七庄乡” 相关
共 1009 条 65 / 68
961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孝子要守孝100天,服孝期间不能剃头,不得饮酒,不许接近女色。
962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乡内是在70年代开始实行火葬。一般情况是在人死后在家停灵3天举行简单悼念仪式后火化,亲朋送花圈,表示哀悼。各村普遍建立了骨灰盒堂,在火化场火化后将骨灰盒存放在骨灰堂,或存放于殡葬管理部门。80年代旧的丧葬习俗回潮期间,火葬也一直坚持下来,火...
963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建国前,婚后不生育妇女须到大寺的峰山庙、蔡台的娘娘庙或市内的天后宫烧香许愿,用红线“拴娃娃”。如孕妇产期已到迟迟不生,娘家须送一箍筷子取“快生子”之意。有的孕妇回娘家吃捞面,谓之“过刀面”,切断子恋母胎之情。
964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生孩子都要请“老娘婆子”,孩子出生产房挂红窗帘,挂红布条,禁止生人进入。婴儿出生后要请一位哺乳期妇女来喂第一口奶,叫做“开嘴儿”,生男孩者请生女孩者开嘴儿,反之亦然。产妇分娩后先吃小米稀饭,煮鸡蛋,谓之“定心汤”。婴儿的“衣包”埋在产妇的窗...
965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3日举行“洗三”,洗儿盆内放进4个鸡蛋,姥姥舅舅及近亲都掏钱放在盆里多为双数,名曰添盆,实际上是对“老娘婆”的酬谢。
966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第一次枕枕头时,枕下须垫些书本、钱币等,以祈盼孩子前程远大。
967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产后第7天产妇吃饺子叫捏骨缝。
968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按家谱排列;按生辰八字中五行相生相克;起贱名,如狗蛋、狗剩等。
969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抓百岁十二晌,婴儿出生12天叫“十二晌”,全家和亲友吃喜面祝贺,婴儿满月随母亲到姥姥家叫“挪臊窝”。婴儿降生100天过百岁。戴长命锁,穿“百家衣”。姥姥家还要送100个糖、枣蒸成的面桃,邻居分食,意谓百病百逃,逢凶化吉。还要叫婴儿趴在炕上“...
970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寿诞俗称“生日”。男女老少每逢生日均改善生活相庆,一般于生日前一天吃饺子,生日吃捞面,称“催生饺子长寿面”,这一天蒸馒头,忌食死面卷子、烙饼之类,吃发面图发达。长辈过生日全族晚辈前来拜寿。亲友亦携礼来相贺。老人年届六十为整寿,谓之六十大寿,...
971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解放前,生产力低下、科学文化落后、陈规陋习很多。敬鬼神,信奉黄(黄鼠狼)、狐(狐狸)、柳(蛇)、白(刺猬)、灰(鼠),敬之若仙;算命相面,批八字,看风水。认为人有“魂灵”,小孩啼哭嗜睡,认为是被鬼神摄去灵魂,张贴“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
972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解放前赌博之风盛行,斗纸牌,掷骰子,推牌九押宝等均有活动。尤以春节或农闲时最盛,有人因此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建国后政府禁赌取得显著成就,但70年代以来赌博之风回潮,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游手好闲者以赌为业,且赌资巨大,政府予以禁止并严厉打...
973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初以前,妇女从六七岁开始缠足,脚趾骨变形终生不能恢复。成为中国妇女的一大灾难,辛亥革命后政府禁止妇女缠足,并下令缠足妇女放足,形成老年妇女中部分人的“半大脚”。建国后彻底铲除了缠足恶习。
974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建国前,寡妇被说成“妨人精”“扫帚星”,若想改嫁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歧视。改嫁从说亲到结婚不得超过一个月,寡妇到男家前先到村边楼抱大树,以防再去妨死后夫。随娘改嫁的孩子同样受歧视,被蔑称为“带犊子”“拖油瓶”,要改随继父的姓。进家时要从...
975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男人死了,其妻决意不改嫁可随送丧之人进墓地。如果进了墓地,就不能再改嫁。父母亡故不过“五期”,孝子不能到别人家作客。过春节不能到别人家拜年。并不准贴红纸对联,只能贴兰纸对联。忌孕妇进墓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