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009条
析出资源
330条
图表
180条
事件
367条
专题
101条
作品
30条

检索条件

与 “李七庄乡” 相关
共 1009 条 64 / 68
946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至亲友好两家相善,妻各有孕,不待出生双方老人便为其未出世的子女订下婚约,长成完婚,如所生子女性别相同,则为朋友。
947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已死而未婚配的男女不得埋入祖宗墓地,经由各自的亲属四处张罗,为死者履行“结婚”仪式,将男女骨骸取出各入新棺奏乐鸣鞭一如生者。然后便可抬至男家墓地并骨合葬结为阴曹夫妻,谓之“结阴亲”。
948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男女双方订婚后未及完婚,一方若病,则提前完婚,为患病的一方冲去晦气,称“冲喜”,有时冲喜不成病者死去,则酿成悲剧。
949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称“停床”,弥留之际,亲属为其穿上寿衣,俗称“装裹”,抬放在床板上,晚辈守候在身旁,谓之送终。“停尸”要“铺金盖银”,头枕莲花枕,双脚下置脚枕,点长明灯焚香烧纸上供。屋内镜子须全部翻转或蒙盖,上床板前死者身上摆七星钱,一手中放一个烧饼,口...
950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人死后,即于大门前挂桌前纸。用灰纸或白纸,每张纸分四段相连,其张数与死者年龄相等,或取整数(如死者七十九岁,纸放八十张),在门口放时按男左女右挂出。随即派人分头报丧,如死者是女性要立即通知娘家,共商后事。死者子女逢人磕头,“孝子头满街流”,...
951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长辈去世,子女应火速奔丧。至亲一进村便放声大哭。乡邻亲友携纸钱前往“吊唁”,俗称“吊纸”。死者入棺前吊唁者多为女性,由儿媳女儿陪灵。入殓后男性亲友吊唁,由男性遗属陪灵。
952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嫡系子孙披麻戴孝,旁系子孙只戴孝。嫡长子长孙的孝帽上有结,孙子的孝帽上有一个红绒球,曾孙的孝帽上有两个红绒球。外孙子则挂兰绒球,未婚亲属的孝服均以红色为标志,女婿的孝服为漂白布缝制。
953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长子手持面罗,内装麸皮、酒和黄钱纸,其它亲人随其后痛哭前行到土地庙祭祀,一日三次报庙,直到入棺为止。参加者脱掉一只鞋,父母都已亡故则要脱掉两只。
954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人死后第二天中午或下午入殓。入殓时用红布铺棺材里,众人遮住阳光,长子抱头,小儿子抱脚,其它按顺序分别抱有关部位,将死者稳入棺内塞上七个垫尸灰包,衣袖内放两个馒头或烧饼,盖棺前由长女持棉球蘸清水或香油,擦拭死者的五官,谓之“开光”,并念颂词,...
955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棺材头上用扁字题写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死亡年。男性称“先考”、“太公”,女性称“先妣”“太君”。夫妻亡故一人字写单数,双亡字为双数,若在棺材上直接书写,孝子跪陪直至题毕。死者如是女性,棺材后面画有荷花,荷花下画有莲藕,示有儿辈,几节藕...
956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入殓后的晚上,由“忙活人”拖着点燃的苇把子,死者亲属每人手持一棵点燃的香按选定的路线往村西为死者送路,行路时和尚道士奏哀乐,在选定的地点烧纸马、牛、车等。回家时不走回头路,不许回头看。归来后亲属均在灵前行跪拜礼称之为“行家礼”。
957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第三天早晨或上午将棺材抬出庭院放于选定地点,由司仪按所排礼单顺序拜灵。于灵前由长子把陶罐摔碎,名“摔老盆”。然后长子扛引魂幡,亲属相随,起程到墓地,一路上抛撒纸钱,过桥或拐弯处放鞭炮,有孕妇女不到墓地。
958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到了墓地,孝子先给祖上各坟烧纸,如父母已先亡故一位,还要哭祭一番,才破土挖穴,随着亲属将馒头咬一口后扔进墓穴,落棺,如是合葬棺头要摆齐,儿女一齐发,然后用红布搭在两棺之上,俗称“搭桥带”。亲属各抓一把土扔在棺材上由忙活人埋成坟形,将引魂幡插...
959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下葬后第二天早晨,为坟墓添土,称为圆坟。并用七棵高梁秸杆,横三竖四插在坟头,名曰插房子。
960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从死者死亡那天算起每7天到墓前祭祀一次,直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每七天为一期,四十九天为七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