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朱学民” 相关
共 38 条 3 / 3
3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沂水县立乙种蚕业学校,始建于1915年,1925年改名为沂水县立职业学校。笔者于1925年春考入该校就读,时年11周岁。1925年冬天,土匪刘天增部窜到沂水,进驻城南南庄(距学校很近),学校停课,学生解散。同时也因为职业学校改行新学制,提倡...
3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1938年冬,沈鸿烈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沂水县的东里店(现属沂源县)安下摊子后,为了笼络国民党地方各级政权组织,扩大政治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于1939年春天开始举办干部训练学校。当时的干校,还包括党训班、政训班,这就是所说的“宏开三校”。
3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刘惠民(1900一1977),名诚恩,沂水县胡家庄人。8岁就学于近村西泉庄“黄山公校”,16岁因病辍学。刘氏少年即立志学医,以济世救人。适有同邑廩生李步鳌在邻村开业行医,刘便就舍求教,听讲、辨药,涉猎医籍,甚得医旨之奥。几年后用于临床,每获...
3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沂水县的主要税收来源是田赋,俗称“钱粮”(即今所谓农业税)。农民交田赋,称之为“赋粮”。田赋数目是按土地质量规定的。田赋分为正税和附加税。每两田赋征正税4元,上交省府;附加税随正税征收,县里留用。
35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中沂水县对崮顶战斗是国共双方部队联合抗击日军的一次血战,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在军事上的一个成功范例。
36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位置沥水县位于东径118°13,—119。3‘, 北纬35°36,—36°13'。地处沂蒙山区。东与莒县为邻,西与沂源、蒙阴交界,南与沂南毗连,北与安丘、临朐接壤。居沂沭河上游,跨益(都)新(沂)、泰(安)石(臼)公路中段。东西最大横距78...
37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盘踞沂水城。三月八日(农历二月初七)日军以两个排的兵力袭击了城西南十五华里的上、下峪子两村,残杀百姓一百二十多人,炸毁民房二十余间,炸,死牛、驴、猪等家畜三十余头,造成了抗战初期震惊全县的上、下峪子大惨案。
38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于学忠,字孝侯,山东篷莱人,生于1890年,卒于1964年。其父在晚清时代曾供职毅军,壬的青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军营中度过,并毕业于毅军通州随营学堂步兵科。西安事变后,蒋为削弱东北军力量,以二、二制(即一军二师,一师二旅,一旅二团)缩编该军。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