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595条
基础文献
3条
析出资源
1493条
图表
50条
人物
29条
机构
2条
事件
3条
作品
1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
朱子文化年鉴.202...
朱子学提纲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语类第三册
朱子学年鉴.2021
朱子学年鉴.2015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
朱子:『职』的哲学
朱子哲学的结构与义理
朱子语类第一册
走进尤溪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追寻朱子的足迹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
2021年朱子文化寻...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
朱子学年鉴.2020
大儒世泽——朱子传
走在朱子之路上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
大教育教朱熹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朱子学年鉴.2017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熹思想研究
朱子学年鉴2013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
朱熹诗词选注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诸儒鸣道集》研究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
朱子语类第六册
朱熹在建阳
朱子语类第七册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年鉴(2018...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
朱子文化园楹联集锦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子学年鉴.2019
朱子学年鉴-2011...
朱子学年鉴.2014
朱子新探索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朱子学年鉴.2016
检索条件
与 “朱子” 相关
共 1595 条
13
/
107
181
朱子
理学的美学美本论建立在其理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理本气具”“两在合一”的逻辑构架上。“理(道)”为美之本体,“气(阴阳)”为美之实体,“文(象)”为美之状体。最为核心的命题是“文从道出”“文道合一” 。美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文”由“气”构成,“气”有阴阳、动静、善恶,“文”及美的...
182
艺术哲学是
朱子
理学美学体系中的主导部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
的艺术哲学建立在他的“理本气具”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主要由“文从道出”的艺术本体论、“感物道情”的艺术发生论、“托物兴辞”的艺术特征论、“气象浑成”的艺术理想论、“涵泳自得”的艺术鉴赏论及“远游精思”的艺术修养论等几部分构成。理论的系统...
183
朱子
的山水美学思想也立足于理学体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鸢飞鱼跃,道体随处发见”,“那个满山青黄碧绿,无非天地之化流行发见”,山水美无非是道体的自然呈现。对于山水审美取向,
朱子
更为崇尚阳刚、动态之美。他也深刻地揭示了山水美和艺术美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景要与人共”,景对人而呈现,因人而生动 ;...
184
人格美是
朱子
理学美学的关注中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人格美体现为“性”—“情”—“行”三重结构,“性”为道体赋予人的品格,“情”为人的实际体验,“行”为人的现实表现。人格美的境界是“心与理一”“天人一体” ,这也就是“浑然天成”的“圣贤气象”。人格美的造就,离不开审美教育,
朱子
对艺术美、山水...
185
二 艺术哲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理本气具”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
朱子
构架了严整的艺术哲学体系,主要由:(一)“文从道出” ——艺术本体论;(二)“感物道情”——艺术发生论;(三)“托物兴辞”——艺术特征论;(四)“气象浑成”——艺术理想论;(五)“涵泳自得”——艺术鉴赏...
186
三 山水美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山水美学思想在
朱子
理学的美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如山水游历活动在
朱子
的生命体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
朱子
有关山水审美客体论的思想,也是由他的哲学本体论决定的。
朱子
在对山水审美客体的描述中,已明确揭示了山水审美客体与山水审美主体之间的...
187
四 人格美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
理学美学的核心与指归正在于通过培养人格美来实现社会的和谐,艺术美和山水美都是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而服务于这一最终目的。这就是
朱子
理学美学的基本结构体系,在这个逻辑结构中,人格美学具有核心的地位和指归性的意义。与此相应,
朱子
理学美学的核心,...
188
五 审美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
理学美学的审美教育指的是,借助他所认为的美的形式或手段所进行的形象化、情感化教育,其主要途径和方式是“诗教”“乐教”“礼教”“艺教”“山水之教”。我们应当注意,中华人文精神“人文化成”的传统决定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具有不同于西方传统审美...
189
朱子
理学美学的审美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指的是,借助他所认为的美的形式或手段所进行的形象化、情感化教育,其主要途径和方式是“诗教”“乐教”“礼教”“艺教”“山水之教”。我们应当注意,中华人文精神“人文化成”的传统决定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具有不同于西方传统审美教育的特点,也不完全等...
190
朱子
审美教育的化育之道具体可概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天地之教”,统之则为“游于艺”。关于“六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六经”,即“诗 、书、礼、乐、易、春秋”,二是指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朱子
称“艺是小学工夫” ,应主要指“六艺”而非“六经...
191
朱子
审美教育的方式可概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即“学”——“践”——“养”,其审美教育情态则概括为一个字,即“化”。“学”即“学文”,侧重于知;“践”即“践履”,侧重于行;“养”即“涵养”,“内外交养”“涵育熏陶”,是身心俱用,知行合一。“化”则是“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是内外融通,自...
192
1.“学”——“博学于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知行观上,
朱子
主张“知先行后”,人格美育的化育之方也是如此,故先强调“学”。④在
朱子
看来,学是行的指导,如不学而一味去行,则是蛮行,“若不学文,则无以知事理之当否”。
朱子
自己就十分博学,他晚年回忆成长经历时曾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
193
2.“践”——“笃实践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知行观上,
朱子
虽然强调“知先行后”,但同时又强调“知行相须”且“行为重”:“知、行常相须 ,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与此相应,
朱子
在人格美育化育之方上也强调“笃实践履”,因此,不仅“寓教于乐”,而且“寓...
194
3.“养”——“居敬涵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学”以用心,重在感与知;“践”以用身,重在行与能;而“养”则身心俱用,内外交养。而且“养 ”是一种“常惺惺”的心态和恒久的工夫,贯穿在“学”和“践”的全过程中。他在《紫阳琴铭》中则如此说:“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乾坤无言物有则,...
195
4.“化”——“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人格美育是一种情感愉悦中的化育工夫,这是它与其他教育方式的最大的不同,也是其化育之方的根本精神。
朱子
在《题小学》中指出:“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
朱子
在其诗作中更这样形容“化”:“春冰融尽绝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