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景德镇市” 相关
共 13861 条 98 / 925
1456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瓷器装饰工艺刻花的介绍,共分为影青刻花、素面刻花、刻花填色、刻瓷四节内容。
1457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刻花又称刻划花,景德镇在宋代烧造的影青刻花瓷,因影青取青瓷和白瓷之长,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闪白,白中泛青,故而宋时叫作青白瓷,不仅国内受欢迎,而且畅销国外。
1458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素面刻花是1949年以后继承刻划花工艺而创新的品种,它瓷质洁白如玉,釉色莹润、胎体透明,刻花纹样流畅生动,精巧细腻,在灯光映照下,通明淡雅,玲珑清晰,给人一种神奇悦目的美感。
1459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刻花填色是在宋代影青刻花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装饰工艺,又叫刻填花装饰。
1460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瓷器工艺硬彩的介绍,共分为大明五彩、康熙五彩、古彩三节内容。
1461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刻瓷是在坯体刻划纹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装饰技法,它是在施釉烧成后的瓷器上刻凿加工而成。
1462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大明五彩是从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演变过来的。景德镇明代釉上彩瓷盛行,《中国陶瓷史》载:“1964年南京故宫出土的景德镇洪武白釉红彩云龙纹盘,是目前仅见的洪武时期釉上红彩。
1463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饮流斋说瓷》曰:“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这里所指的硬彩就是康熙五彩,也叫康熙彩,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
1464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故而又有五彩、大明五彩、康熙彩、康熙美术、硬彩等称呼。1949年后,景德镇为区别明、清时期五彩,将这种装饰通常称为古彩。
1465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瓷器装饰工艺软彩的介绍,共分为粉彩、墨彩、广彩三节内容。
1466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雍正彩又名粉彩、软彩,成熟于雍正朝,故称雍正彩。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采纳部份珐琅彩制作工艺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品种。它始于康熙时期,初创之时的粉彩器比较粗糙,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珐琅彩中所见到的胭脂红,其他色彩大多数沿用五彩的...
1467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墨彩是从粉彩技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陶瓷装饰画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年间。
1468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广彩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源于景德镇。并分述了景德镇广彩的装饰设计。
1469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瓷器装饰工艺贵金属的介绍,共分为金彩、银彩 、电光彩三节内容。
1470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景德镇在瓷器上饰金彩始于元代。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就有金箔粘贴瓷器上的青花金彩器。嘉靖时期,金彩的制作特别盛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