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景德镇市” 相关
共 13861 条 889 / 925
1332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自然资源
瓷石矿多分布在宜丰一景德镇断裂带及两侧的次级断裂带内。主要矿区有东流、坳岭、柳家湾、宁村、洪源、三宝蓬、瑶里等地。已探明工业储量520万吨,远景储量550万吨。
1332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自然资源
大理石多分布在天宝岩山和寿安朱溪一带,其中天宝岩山大理石裂隙少、块度大、质量好,但品种较少。已探明工业储量2243万立方米,远景储量2237万立方米。
1332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自然资源
白云岩、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朱溪、李家山、马鞍山等地。已探明白云岩的工业储量6000万吨,远景储量3000万吨,石灰岩远景储量1亿吨。
1332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自然资源
萤石仅在潘村和梅树坞两地发现。远景储量200万吨。
1332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自然资源
耐火粘土分布在大岭、毕家岭、马鞍山、官庄一带。已知远景储量500万吨。
1332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自然资源
石英砂境内石英砂主要为高岭土矿区的选矿尾砂。已知远景储量约300万吨。
1332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自然资源
煤矿主要分布在仙槎、吴家棚等地。已探明工业储量100万吨,远景储量200万吨。
1332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人口
宋初,景德镇瓷业发展,为人们聚居提供条件,“富则为商、巧则为工”,社会分工日益明显。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浮梁县成为望县,领7乡1镇。大观二年(1108年),仅景德镇所辖三洲一镇就发展到6.1万人。宋室南迁后,北方不少制瓷名工巧匠来景德...
1332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人口
元代,景德镇瓷业工艺技术在全国遥遥领先,各地来此学艺、谋生、经商的人口增多,至元庚寅年(1290年)间,人口增加到50786户、192148口,较咸淳已巳年增加了40.2%。至元十五年(1278年),朝廷在镇设立浮梁瓷局,辖匠户一百。元贞元...
1333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人口
明代,由于元末二十年动乱,人口剧减、土地簿籍丢失,明朝廷进行人口普查与土地清丈工作。以110户为里(城镇为坊),里分10甲。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天顺初年(1457年)及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浮梁境内,共有112个里(《读...
1333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人口
民国5年(1916年)景德镇市境内居民有40余万人,较同治八年(1869年)增加12万余人。而到37年,则只剩下16.69万人,减少59%,平均每年递减27.6656。。以南溪乡为例,27年和31年都辖10个保、64个甲。第一保有8个甲,属...
1333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人口
民国23年(1934年),景德镇曾一度划分为四个镇。 第一镇:公馆岭至厂前、陈家岭至方家坦、十八桥至新运路至汪家街。1936年(下同)有居民17799人,其中男性10305人,女性7494人。 第二镇:戴家弄至蛤蟆桥至太白园,周路口至狮...
1333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人口
民国37年(1948年),有12个乡人数减少,5个乡人数略有增加。人口减少最多的是三龙乡,数量为3763人。人口数量减少在1000人以上的有南安乡,减少1245人;桃墅乡,减少1148人;兴福乡,减少1437人。其他乡人口减少都在1000人...
1333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街道
珠山中路市中心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东起人民广场,西至珠山大桥,全长1066米。南门头以东路幅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7米,人行道宽6.5x2米;南门头以西路幅宽17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人行道宽3x2米。民国时已有南门头——公馆岭路(苏家...
1333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街道
珠山东路东起夜叉坞新桥,西接珠山中路,长950米,宽30—35米,其中人民广场北侧路段车行道宽25米,人行道宽5x2米;建设银行以东路段车行道宽20米,人行道宽5x2米。1956年开辟人民广场——建设银行路段,次年开辟建设银行以东路段,19...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