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教育” 相关
共 249 条 2 / 17
16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篇包括机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师、教育行政等。
17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建区前,境内教育属广饶、垦利、博兴三县教育部门管理,各公社设教育组。建区后,东营区、牛庄区均成立文教局,各公社设教育组。撤社建乡后,各乡镇设教育组。
18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含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
19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一度兴起季节性幼儿园,农闲即散。1960年后,各村幼儿园逐渐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相继办起育红班或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教育工作由县妇联管理。
20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建国初,境内有北隋、成寨、史口、龙居等4处完全小学,教学班10个,学生453人,教师34人;有农村初级小学116处,学生3500余人,教师290余人。
21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境内中学教育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50年代末,部分高级小学开设初中班,称“高小戴帽班”。
22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职业教育、农民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和函授教育与自学考试。
23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龙居、辛店等地“农业学校”、“红专大学”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2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194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境内农村办起民校、识字班,普遍开展“小先生运动”,小学生业余包教青壮年文盲识字。
25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1984年9月,东营区、牛庄区分别成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公室,隶属区农业委员会。1985年8月,分别改称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营区分校、牛庄区分校。
26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函授教育由区招生办负责报名工作,招考、录取及辅导由市教委和招生院校负责。
27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关于市直教育的概况和学校简介。
28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东营市建立后,提出“教育兴市、科技兴业”的战略方针,市直教育逐步发展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29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市重点中学和师范、财经、农业、联合大学。
30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概况、学校简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