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慕修” 相关
共 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佛教月报 | 类型: 文章
为令正法久住故,为欲利乐有情故,为欲断除烦恼所知障故,应于诸佛圣教精勤修学;以诸佛语言,皆是清净法界平等所流,无倒显示诸法性相,能令有情趣入究竟湟。然圣教无边。法海汪洋,匪揭精要之旨,遏能窥其渊源;是以无著菩萨,获真圣性,具大智悲,集阿昆达...
2
知识出处: 佛教月报 | 类型: 文章
佛经科判,都是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来科判的。科判是研究经文的段落层次、章法结构,中国古时候称为“章句之学”。科判本质上是一种“归纳分类”方法。对佛教典籍来说:编撰“大藏经”的经录,就是对整体典籍的“归纳分类”;而科判,则是面向...
3
知识出处: 佛教月报 | 类型: 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世间一切法有两个:问世间,道出世间;世间的人,天和人鬼畜等,出世间的人,诸佛菩萨等,不觉而迷惑,为世间法的所束缚,这世间义,觉而不迷,不受世间法的约束,是从社会意义;世间法的,杂染方法,出世间的人,在染色方法;所以这世间与出世间...
4
知识出处: 佛教月报 | 类型: 文章
问:小乘得果曰罗汉,大乘曰菩萨曰佛。罗汉与菩萨究系同途而分深浅耶?抑成罗汉后即行休止而不能至菩萨与佛之位欤?答:罗汉乃阿罗汉之略称,此翻为应,应有三义,即应断烦恼,应受供养,应不复受分段生死;此名通大小乘,成唯诫论卷三云:「阿罗汉者:通摄三...
5
知识出处: 佛教月报 | 类型: 文章
五蕴论,原于佛说,现在依然被广泛演讲其中要义,所以在文前举薄伽梵。梵是清静的意思,具备六义即可以破四魔,名为薄伽。六义为: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四魔为:一烦恼魔、二蕴魔、三死魔、四天魔。简单来说有二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