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阴县” 相关
共 1157 条 45 / 78
661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1年(民国三十年)秋,日军搞碉堡战术,在平阿山区栾湾、毛铺、翟庄、柳河圈、安城、湿口山、磨釜刁、黄坡、孝直等地安设据点,全县共安据点32个。
662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日军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实行“三光”政策,残害群众,烧毁房屋,掠夺财物。商庄据点敌人外出“扫荡”时,在前庄科村一次杀害无辜群众11人。汉奸中队长宋保连杀害我基层干部70余人。刘绪安之子刘传海用枪杀、刀...
663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环境事件
1941年(民国三十年)大旱,麦减收。
664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年初,日伪继续实行“治安强化运动”,组建伪政权,推行保甲制,破坏抗日基层政权和党的组织,绝大多数地区无法进行抗日活动。县机关和地方武装转移到黄河以北,留下少数干部进行隐蔽斗争。
665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5月4日,山东分局作出了《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县委认真传达贯彻,并在全县开展了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反贪污、查黑地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运动。
666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8月28日,县长熊善隆同志在钱官庄与日伪军激烈战斗中,壮烈牺牲。
667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2月,一地委(泰西地委)与四地委(运东地委)在王楼村合并,称冀、鲁、豫六地委(泰运地委)专署,军分区也随之合并,平阴县归属之。
668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布以“鲁西币”为本位币,流通使用。以后在县境内相继流通的抗钞有冀南币、晋察冀边币、北海币等。
669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环境事件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大旱,民大饥,逃荒要饭者络绎于途,卖儿卖女,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日伪军烧杀掠夺,民怨四起。
670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月,中共阿东县委和中共平阴县委在解白刘村合并,成立中共平阿县委。县委书记谷扩如,副书记肖明。春,阿东办事处和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高集合并,成立平阿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邢凯风。
671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这年,日军经过长期战争消耗,兵力不足,原驻平阴日军大部调往济南,只留下37人的分队,由斌野率领,龟缩县城里不敢出动。
672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日伪头子刘绪安部与伪平阴县警备队刘国栋部合并为伪县保安队,辖12个中队,刘绪安任伪副大队长。
673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秋,全县形势好转,县抗日武装由小股活动到大股活动,攻克了毛铺日伪据点。县抗日基干大队发展到400多人。
674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秋,县武工队在栾湾西击毙了平阴县日伪特务队队长孔庆华。
675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秋,平阿县抗日高级小学在旦镇附近的双庙村成立,王兰亭任校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