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阴县” 相关
共 1157 条 42 / 78
616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初一),日军侵占平阴城。
617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来湿口山一带,司令部住罗圈崖村,司令员刘海涛,政委张北华在罗圈崖村举办训练班,两期训练500余人,为平阴县党组织的发展和抗日武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618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泰西特委书记段君毅、宣传部副部长万里、组织部副部长袁振、青年书记张延积来平阴。
619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熊善隆经袁振、万里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620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1月,平阴土顽头子刘绪安、田桂印相继投降日军,占领一、二、三区。在夏沟、营子安设据点。
621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2月,皂火、毛铺、小刘庄、冷饭店、小官庄、林洼、兴隆镇、三皇店、北栾湾、王楼、湿口山、野场等村庄,分别建立了党的支部或小组。
622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民运部长张伯源来平阿山区建立抗日武装,成立了平阴基干大队。姜渭河任大队长,王顺铎、刘忠岱任副大队长,张伯源兼任政治教导员。
623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国民党政府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黄河改道入淮。此后,黄河水历时九年没经平阴县境。
624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月,中共平阴县委在王楼村建立。(对外称编辑室或工作团)。熊善隆任县委书记,马景吾任组织部长,田肖光任宣传部长。
625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一届一次县委会决定:(一)积极发展建立党的组织;(二)建立抗日武装;(三)开展统一战线;(四)建立抗日群众组织。
626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月,区级党的组织建立。
627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1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在东平县常庄召开泰西活动分子大会,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平阴县委熊善隆、马景吾、田肖光参加了会议。会后,在王楼村召开全县活动分子大会进行了传达贯彻。
628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4月,中共泰西特委派吴鸿渐来平阴任县委副书记。
629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县委在王楼村召开全县活动分子大会时,遭到东阿县日伪军突然包围,县委副书记吴鸿渐,六支队联络排长王玉堂,王楼村长王新轩在突围中被俘,在东阿城(即今东阿镇)南门外被敌人杀害。
630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6月,根据泰西特委指示,在大峪村成立平阴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熊善隆任主任,张吉元任副主任。此后,农协、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