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邑县” 相关
共 97 条 5 / 7
61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期间,我在家乡蒙山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每当回忆起那烽火连天,如火如荼的战斗岁月,想到那些为革命奔驰疆场奋勇杀敌牺牲流血的战友,就无法克制内心的激情。这里我记述的是我们的老连长王保胜同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后与敌人的斗争情况。现把当...
62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左宝贵,字冠廷,原籍为今平邑县地方镇,回族,一八三七年(清道光十七年)生于一个贫苦的皮匠家庭。父左士荣,母亲杨氏(系本镇本族人)。左宝贵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二弟宝贤,三弟宝清。全家五口人租种了何家亩半地,根本无法糊口,只好依靠岀摊补鞋,串...
63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陈明五先生,名兆伦字明五,平邑县南白马庄人,生于一九O八年,卒于一九八三年。先生八岁入私塾,由于受族人影响,酷爱祖国医学。先生早年拜眼科名医陈德扬和杨玉春为师,苦读医书,造诣渐深。后值抗战爆发,遂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64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费县农民协会是一九二九年春成立的。费县农民协会成立以后,即以湖南农民运动为榜样,打土豪,斗恶霸,抗捐抗税,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和贪官污吏。费县农民协会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农民暴动,使农民免交了当地土豪劣绅增设的“三捐”,推动...
65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县城第三小学院内东侧房內并排矗立着三座造型古朴的东汉早期石阙,这就是全国著名的平邑汉阙。平邑汉阙包括功曹阙、皇圣卿阙,其中功曹阙一座,皇圣卿阙二座。
66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县城南四十五公里处,有一座古代文化名城—南武城故城遗址。南武城又称南城、武城,今属平邑县魏庄乡。城址内现有南、北武城两个村庄。武城始建于春秋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春秋》载,“襄公十九年(公元前...
67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县地处沂蒙山区,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革命斗争中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及民族宗教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料,是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68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五十一军的前身是直系吴佩孚部下于学忠的部队。吴(据说为于学忠之舅父行)在直奉战争失败后拟率于学忠部由河南南阳、邓县一带转移山东,但于部军心涣散,不肯照办,吴乃匆匆带少数卫队投靠川军杨森。于学忠自此下台回蓬莱故乡。自于离去,所部彷徨无主,进退...
69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戏剧是蒙阴县人民最为喜爱的的艺术形式之一。远在清朝末期,民间就有小型戏班演出活动;到民国年间,已有能演“生、旦、丑”行当的戏班。到解放前,全县已发展到二十余个业余戏班。多数演“生、旦、丑”行当的小戏;有的聘有外地老师教戏,则能演“生、旦、净...
70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 类型: 照片
71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 类型: 照片
72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照片
73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时代: 不详
徐源泉,男,平邑县行署主任。
74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时代: 不详
马振经,男,别名马键, 平邑县县长。
75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时代: 不详
陈士元,男,平邑县党支部书记兼苗庄庄户剧团团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