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潭” 相关
共 2321 条 27 / 155
39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系鲻鱼流刺网,主要捕捞浅海鱼类,故又称港底fro1949年全县有乌母蠊船3艘、网15片。1957年发展至41艘205片,每作业单位年产量1--2吨。
39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渔民网具的种类和使用。
39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属定置单片刺网。敖东乡渔庄渔民创于清嘉庆年间,网具是用稻草绳编织而成。在鲎的产卵期(5-8月,旺汛6-7月),敷设在沙质底中潮区(潮间带)拦捕。后来在芦洋乡马腿、中楼乡门结等有沙质底的渔村推广。70年代,全部改用乙纶丝编织。
39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系礁区定置刺网,是根据鱼类常在礁边栖息、索饵的特点而设置捕获。捕捞对象有黄鱼、鱿鱼、石斑鱼、鲳鱼、鱿鱼、龙虾、梭子蟹、章鱼和鲷科鱼类等。
39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钓具作业的捕捞对象主要是肉食性鱼类,有鳗鱼、鲨鱼、带鱼、石斑鱼、虢鱼、马鲛鱼等。钓具作业的主要特点是:不受渔场底质和水深的制约,能在流急、多礁或其他渔具难以发挥效能的海域进行生产;多捕获个体大、较分散的鱼群;渔获物质量好。钓具作业...
39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带鱼钓又叫大花钓,是平潭传统捕捞作业之一。清乾隆年间,青峰村渔民开创带鱼钓作业,随后羊古楼、模镜、白沙、大福、渔庄等村相继发展。
39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鳗钓属单钩延绳式钓具,主捕栖息在海洋底层的鳗类。清咸丰年间,白青乡白沙村民开创鳗钓作业,后来流水模镜和敖东大福等渔村相继发展。
39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鲨钓属单钩延绳式钓具,是平潭海洋捕捞传统作业之一。民国30年,澳前地区岭前村首先发展锭置钓鲨鱼。1955年全县有It钓作业40艘。50年代后期争先恐后发展机围作业,加上香港、台湾和广东拖网渔船大量进入福建周围海域生产,鲨钓作业受到...
39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石斑鱼手钓俗称触钓,属真饵单钩垂钓,专捕栖息在礁石、岩穴、砂砾海域或礁盘浅海区的石斑鱼。其钓具形式依渔场环境、渔汛期和渔民作业习惯的不同,有手持钓、竿钓和延绳钓三种,手持钓又分双门钓和单门钓两种。
40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马鲛拟饵曳绳钓,属单钩曳绳钓。1982年澳前镇渔民由台湾引进钓马鲛鱼技术,经改进后作业单位日产大马鲛鱼10多尾,每尾体重20-30公斤,最大体重134公斤。
40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综合延绳钓又称兄弟钓,属定置型作业。一般不用饵料,在平潭县西、南部内湾海区作业。钓捕对象:鳗鱼、鱿鱼、鲂鱼及鲷科鱼类等。50-60年代,北M镇的吉钓等村经营此业,70年代后基本消失。
40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拖网作业是用渔船拖曳网具,迫使鱼虾人网而捕获的过滤式作业。
40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双船拖网俗称双拖,属有翼有囊底层双拖。1974年平潭有机帆船拖网作业5对。1985年5月,敖东乡钱便澳村民,向上海海洋渔业公司购买一对250马力铁壳渔轮,当年产量390吨。随后,东庠、澳前、敖东、白青等重点渔区相继发展。198...
40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单船拖网俗称单拖,属有翼有囊单船底层拖网作业。1991年敖东、白青、流水等渔区发展单拖19艘,渔网50张,当年产量647吨。由于单拖投资较少,劳力组合较容易,1995年全县发展单拖124艘,渔网315张,产量1.19万吨,部分单拖...
40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桁杆拖网,属无翼多囊单船底层拖网作业。1985年开始实验小型电脉冲拖虾,每艘渔船安装12-45马力动力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