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潭” 相关
共 2321 条 131 / 155
195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基督教卫理公会分布情况。
195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基督教真耶稣教会分布情况。
195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基督教徒聚会教堂分布情况。
195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天主教的出入与发展、主要活动、教堂分布。
195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福州行医的天主教徒李学立,因应召为随康熙皇帝南狩的公主诊病,仓促间误下重药,嗣后惧祸连夜举家潜逃而匿居于平潭小庠岛,并开始在当地传教。
195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基督教的主要活动情况。
195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天主教经常性活动分为集体和个人两种。每逢星期日(天主教称“主日”),教徒按教规进教堂过集体宗教生活。礼拜一般由神甫主持,有时搞集体祈祷、读经、讲道或办“告解”(即忏悔,教徒把自己所犯的“罪”以秘密方式向神甫告明,并表示悔改,神甫可...
195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清光绪元年(1875年),江心镜神甫在今城关合掌街购房创办收抚弃婴的“慈善”机构,收养少量女婴。民国4年(1915年),在天主堂右侧建“仁慈堂”。至1949年,先后共收养120多名女童。由于生活条件差,治病不及时,不少女婴夭亡。中...
195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13年,教会于城关天主堂创办“圣若瑟小学”(初小),免费招收教会内外学龄儿童70多名,聘请两名教师。主要教读《圣经》和有关天主教教义知识的《要理间答》及《国文》、《修身》等课本。
196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有天主教堂14处、公所4处。9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后,各乡镇经批准新建堂点16处。至1995年除下iff场和一埠两处公所废圮外,全县有天主教堂(包括支堂)30处、公所2处。
196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城管天主教堂位于城南原县署左侧(县公安局现址)。教堂仿欧式土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大厅可容纳600个座位,其规模居当时全省天主教堂之冠。
196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天主教乡镇堂所分布情况。
196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1953年2月,县委统战部成立,宗教工作划归统战部分管。1955年县委统战部与宜传部合并,仍兼管宗教。“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县革命委员会政治组统战组负责分管宗教,但此时全县宗教几乎全部停止活动。1977年8月,统战组撤销,宗教工作...
196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进入80年代,县委统战部、县政协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除报批落实开放潭城、苏澳、澳前的6处教堂和教会活动点外;同时,落实归还城关天主教堂大部分堂址及金峰寺等宗教场所。至1989年,计落实归还基督教堂所27处,天主教堂所...
196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除道教还没有团体组织和所属宫庙外,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均有活动场所和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类宗教场所一般自养自治,政府取放任自流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重视对宗教场所的管理工作。县宗教事务管理局根据国务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