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西县” 相关
共 750 条 25 / 50
361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安全事件
1949年10月,安西县建政时的行政区划,现存史料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1991年4月,由中共安西县委组织部、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和安西县档案局(馆)联合编纂,内部版的《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安西县组织史资料》(1949年至1987年,以...
362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安全事件
1949年10月安西县行政区划全县下设确实乡数的全貌,查阅了县档案馆现藏的100余卷1949年至1955年中共安西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委组织部及区、乡的相关档案(因1949年10月至1951年12月,没有乡的机构设置及领导人任命的文书档案)...
363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10月9日,中共安西县委《三级干部会议总结》中记述全县还有20个乡,同年10月11日,全县5个区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来自20个乡。
364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11月20日,中共安西县委《关于第一期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情况报告》中记述全县20个乡;同月,安西县人民政府《安西县三年来建政工作进展情况》一文中记述:“摧毁了伪保甲制度,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成立了五个区公署、二十个乡镇和两个街道...
365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1月,安西县第四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审查表中记述全县20个乡。
366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6月,中共安西县委《三级干部会议》、安西县选举委员会《安西县基层选举工作计划》中均提出:选举和民主建政工作相结合。全县原有21个乡(后增加四工乡)和两个街道,新划乡7个,共计30个乡。
367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安西县选举委员会于1953年6月6日,颁发安西县泉北、泉南街和小宛、环城、西南、四工、三道沟、四道沟、东湖、泉子、东河、西河、山水梁、四夹滩、七道沟、九道沟、布隆吉、双塔堡、桥子、南渠、西渠、东巴兔、头工、三工、九工、十工、八工、南岔、六工...
368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10月,渊泉区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69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2年11月,中共安西县委《关于第一期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情况报告》及1953年1月安西县第四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审查表等文件中均明确记载渊泉区有西南、环城、小宛3个乡。
370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9月安西解放后,在建立人民政权、剿匪肃特、减租反霸的同时,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生产,使一大批包括油坊在内的手工业加工作坊休养生息、生意井然。
371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10月,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依法没收了地主、富农阶级超出贫苦农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土地、牲畜、农具、房屋、粮食、钱财,分配给贫农、雇农和佃农,彻底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将封建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鼓舞...
372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10月,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的政社合一体制。
373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6年10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共二万一千八百名指战员,在甘肃靖远相继西渡黄河。
374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名这支部队为“西路军”,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375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六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进入祁连山脉中康隆寺南40里的石窝山一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