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委员会” 相关
共 2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1939年4月在南高余建立,设书记、组织委员各1人。1940年增宣传委员。1947年增副书记1人、青年委员、社会委员各1人。1949年10月后,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2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石横区委员会1955年10月建立。设书记、副书记、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3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石横乡委员会 中共衡鱼乡委员会,1958年4月同时建立。均设书记、副书记、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隶属肥城县委领导。
4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9月,石横、衡鱼两个乡合并,建立中共石横公社委员会。设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秘书(兼党校校长)。
5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1970年5月建立。1971年2月,石横公社第四次党代会,恢复了中共石横公社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秘书。1976年11月,增设纪检委员,1980年8月,增设老干部干事,1982年9月,增设史志办公室。
6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石横区委员会,1984年1月,撤销石横公社,建石横区,同时建中共石横区委员会。区为县的派出机构。下设1镇4乡,同时建立石横、衡鱼、红庙、大留、赵庄5个乡(镇)党委,设书记、副书记、委员。
7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石横镇委员会,1985年11月,撤销石横区,建立石横镇,同时建立中共石横镇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秘书、老干部干事、史志办公室,增设统战、科协、信访、党校工作机构,同时建立纪律检查委员会,设书记、委员。
8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肥城县第七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于1939年4月成立,牛子春任主任,江宗山任副主任。是年10月牛子春调走,韩吉甫任主任,戴玉浩任副主任。动委会下设民运、宣传、除奸、总务4个股。民运股辖农、工、青、妇各抗日救国委员会
9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七区工人抗日救国委员会,1939年4月成立,会员主要吸收木匠、铁匠、石匠、泥瓦匠、雇工等。1940年,停止工作。 1950年10月,七区教育基层工会建立,吸收26名教师为会员。文助冯芹斋兼任主席,委员4人。
10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包括石横农民协会、石横农民抗日救国会、贫下中农协会。
11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1939年4月,建立七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傅杰、张雪任主任。解放战争时称妇女救国会。1949年10月称七区民主妇女联合会。1958年12月又改称石横公社妇女联合会。1966~1972年妇联工作中断,1973年恢复妇联组织。
12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济南“五·三”惨案后,中国共产党党员尹鹏武回到家乡,以教学为掩护,传播马列主义。尹翼武、尹松峰、徐茂贵、李兴斋等在其动员下,发动贫苦农民,于1928年6月成立了石横农民协会,徐茂贵任会长,会员发展到200余人。
13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1939年4月,石横农民抗日救国会成立,简称“农救会”。1940年秋环境恶化,农救会活动中断。抗战胜利后,七区农民协会成立,各村均有农协组织,在区委领导下,开展“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土地回赎”和“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全区有农...
14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11月,公社成立贫下中农协会,谢凤岐当选为主任。之后,各大队相继成立贫下中农协会。1978年5月,撤销贫下中农协会。
15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石横镇青年团体情况.包括历次团代会和团的活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