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大沽口”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天津府志[乾隆] | 类型: 正文卷目
此為天津府志卷之六,為山川志,收錄天津府當地山川相關記載。
2
知识出处: 天津縣志[乾隆] | 类型: 正文卷目
清乾隆九年,天津縣始設,本書為天津縣第一部縣志,由時任天津知縣張志奇、朱奎揚修,吳廷華、汪沆纂。此為卷之五,收錄天津縣本地山川及相關記載。
3
知识出处: 重修天津府志 | 类型: 正文卷目
天津府志是指对天津府(现为天津市)的地方志书籍进行修订或重新修编的工作。地方志是一种系统化、综合性的地方史料工具书,记录了某个地方的历史、地理、人文、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4
知识出处: 李文忠公函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德国公使巴兰德来华拜访,与中堂会面并讨论修约事宜。巴兰德提到他的身体状况不佳,但愿意带年仅十六岁的人去德国学习。中堂表示大沽口造了很多炮台,因为海口很重要。巴兰德赞扬中国的礮台造得很好,中堂则表示自己国家是最近才学会造礮台的,可能...
5
知识出处: 嗇翁自訂季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主要描述了正月蓄鬚,延书箴到厂协助。闻有今上三十万寿开科,庚子例有正科。叔兄补春县贵谿教案。二月,新宁入觐,大雪盈尺。日人岩崎西村僧长谷川来院借住。三月,得彦升眉孙讯闻政府罗织党人甘陵之祸。康梁无关党派,不必忧虑。选文正书院课艺,意园先...
6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856年英国又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法国组成英法联军,于一八五八年四月攻进大沽口,占据天津,清廷被迫接受了侵略者的要求,订立了中英和中法《天津条约》,又开放沿海的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和沿着长江的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
7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社会事件
1900年6月2日(五·六)停泊大沽口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兵舰达二十多艘,計俄九艘,英、德、日各三艘,法、美、意各二艘。
8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6月6日(五·十)俄法两国有兵舰十七艘泊於大沽口外。是日,大沽口西兵六百名带大砲登岸。
9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6月16日(五·廿)晨,大沽口之各国海軍司令官向砲台守将罗荣光下最后通諜,要求交出砲台,限17日午前二时答覆。是日下午,英、日等外国侵略軍900余人强行登陆,砲舰也駛进海河,遭到砲台守軍的抵抗。
10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6月17日(五·廿一)各国駐紮大沽口外海軍,通过法駐天津总領事杜士兰轉交直隶总督裕祿强硬照会一件。限於17日早两点鈡将大沽口各砲台交給他們,倘“逾此时刻,不愿善交,則各国水师提督、統領即当以力佔据。”裕祿拒絕了这一无理要求。
11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6月17日(五·廿一)淸晨,八国联軍继续以猛烈砲火向大沽口砲台攻击,砲台守軍激战五小时,砲台仍陷落。是役,击伤敌舰四艘,击毙登陆侵略軍“三十三人,伤者一百零三人;在兵舰中丧失者,計有一百十九人,”
12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6月17日(五·廿一)淸軍和义和团拆毁大沽口黑砲台附近之天主教堂。
13
知识出处: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 类型: 专题知识
海正南九十里為北塘海口西南三十里與天津縣 大沽口連界東南八十里卽青坨莊蔡家舖蟶頭沽 二港莊富家莊浪頭港等六莊俱南連海岸自富家 莊東十二里與豐潤縣神堂莊連界
14
知识出处: 天津縣新志[民國] | 类型: 文学
這篇名為重修海神廟觀音閣碑記的文章,記載了重修海神廟觀音閣的情況和作者的感觸與思考。
15
知识出处: 天津縣新志[民國] | 类型: 文学
清代直隸總督恆福,創作了一篇名為雙忠祠碑的碑記文章,記載了該地方的情況和作者的感觸與思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