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卓尼县” 相关
共 733 条 49 / 49
72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卓尼县境普遍流行的一项运动,多在青少年中进行,通过竞赛,磨练人的耐心和毅力。在参赛双方年龄、体力及身高等基本相似的条件下,两人进行角逐。即先在地上划一条横线,两人对面站立于界线前,在各自身后约1米处划一条横线。比赛时双方四肢着地,两头相抵...
722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卓尼藏族男子身着氆氇面料缝制的藏袍,腰系彩绸腰带,左臂可脱袖穿(或可不断袖),女人服饰身着大襟两边开叉鲜蓝(或鲜绿)色的长简衫,下身穿红布缝的裤子,脚穿长筒绣花鞋。最能展示风采的还属发型、发饰,平日里头戴造型别致艳丽的“沙茹”帽。每逢节日喜...
723
知识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 类型: 区域
2003年6月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由1983年9月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而成的。位于甘肃南部的康乐、临潭、卓尼等县接壤地区,地理坐标为为东经103°44′~103°48′北纬34°56′~34°58′之间,保护区总面积12551公...
724
知识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 类型: 区域
2005年2月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卓尼、临潭、夏河、合作市境内,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70017公顷,其中核心区148774公顷;缓冲区94943公顷;实验区226300公顷。活立木总蓄量1698万立方米,森...
72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其他
1979年,卓尼县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坚决禁止乱砍滥伐县城境内树木的通知》。
72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其他
1981年3月23日,卓尼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1981一1990年十年建设规划草案的报告》。
72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其他
1983年5月20日,卓尼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切实解决好我县1983年草山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
72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肋巴佛烈士纪念亭位于卓尼县城洮河南岸郭牙川山麓,占地92平方米,建筑面积37平方米,院内正中耸立刻有肋巴佛烈士的生平事迹石碑1方,西侧为陈列室,四周花草树木成荫。
72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卓尼洮河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洮河两岸郊区人民永远结束了靠木船、铁索过渡的历史。
73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洮砚大桥是继卓尼大桥后,县境内建国后洮河上建造的第二座大桥。它的建成通车,不仅彻底结束了东部3乡交通绕道岷县的历史,还为东(扎口)、新(城)县乡公路的进一步拓展打下了基础。
73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桥址位于卡车河与洮河交汇处的达子多村西。是卡车河上较大的一座公路桥梁。
73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建筑
麻路大桥建成后,不仅能全面沟通县境西部各县乡公路之间的交通,亦对岷合干线公路改道于岷麻路及迭合公路改线、甘川公路的改线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3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山脉
也叫琼果山,以岩石山而得名,在藏语意为“小群山”。地处东经102°21'44.15",北纬34°21'40.90"。海拔3480米,长度1.6千米,宽度0.372千米,面积0.59平方千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