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卓尼县” 相关
共 733 条 33 / 49
48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6年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为中国革命事业光荣牺牲的民族起义领袖肋巴佛烈士修建纪念亭,纪念亭位于卓尼县城洮河南岸郭牙川山麓,占地92平方米,建筑面积37平方米,院内正中耸立刻有肋巴佛烈士的生平事迹石碑1方,西侧为陈列室,四周花草树木成荫。...
48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1年4月成立卓尼县劳动人事局,在机构设置和劳动管理等方面趋于规范和完善。
48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5月,成立卓尼县劳动服务公司。
48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5月,成立卓尼县劳动保险局,隶属县劳动人事局,为劳动管理职能机构。
48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0年5月,劳动服务公司改为卓尼县就业服务局。
48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0年5月,社会劳动保险局改为卓尼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48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5年成立卓尼县安全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1人,主要职能是负责职工劳动安全保险。
48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5月成立卓尼县社会劳动保险局,负责管理全县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就业保险以及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统筹和发放工作,劳动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工作开始纳入规范,沿着制度化轨道运行。
48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位于县境柏林乡石达滩村委会与漳县金钟乡大车厂村委会交界的梯子沟、捎马沟、磨沟等地,耕地、草山等区域纠纷时有发生。1971年双方因耕地发生争议,1977年1月卓尼县在磨沟筹建了柏林牧场,时年漳县金钟乡组织人力在磨沟地区越界开荒。酿成纠纷乃至发...
49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卓尼县纳浪西尼沟村与岷县西寨乡之间仅一河之隔,新中国建立前,此地曾属岷县归安里辖地。1954年随行政区域变更划归卓尼县。在1956年和1964年间双方发生了争议,1964年5月23日经双方谈判协商终于形成了平等互利的协议。协议规定:西尼沟境...
49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扎尕梁位于县境北部,境内恰盖、康多、完冒、申藏等乡与夏河县交错分布。这里有生产大队5个,生产队30个,计2800多人。民国29年(1940),国民军师长鲁大昌进入甘南藏区,不久与夏河美武土司联姻。随之在县境北山等地搜刮民财,拨弄是非,为所欲...
49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位于县境完冒乡沙冒村与夏河县江门关乡麻木索南村交界的拉郎沟口、龙瑞沟口及东日克卡地区,区间相互交错,历来双方在此设棚搭圈进行放牧。1954年双方发生纠纷,长期争议不决,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引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州、...
49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位于县境南部的木耳乡吾固大队与迭部县电东乡的亚措沟、尼玛沟以及卡巴乡尼欠大队的尼尕沟交界,部分区间形成插花分布。1979年双方因放牧发生争执,以致酿成纠纷,同年以王占彪、杨占清为正副组长组成州、县调解领导小组深入现场,经过周密的考察论证,依...
49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0年8月4日,临潭县术布乡卓洛村群众赶着牲畜进入卓尼县境卡车乡沙地村拉目录卡草山区驻扎帐圈进行放牧,引起沙地村群众极大不满,发生械斗,造成人畜受伤和财产损失的后果。事后虽经两县政府调处,但收效不大,仍处于争议之中。
49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位于县境杓哇乡光尕、光尕湾两村与临潭县冶力关乡孙家磨嫄上交汇的盐土沟交错,区间经勘探为矿带。1990年因设立矿点开采发生权属争议,经冶力关乡和杓哇乡人民政府调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后交由甘南州边界办公室负责调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