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1条
事件
41条

检索条件

与 “刘坤一” 相关
共 41 条 3 / 3
31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0年8月27日(八·三)刘坤一等派遣程文炳率領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五省援軍計十七营,馳赴行在护卫。
32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0年8月31日(八·七)淸政府命令刘坤一、張之洞会同奕劻、李鴻章办理和談事宜,並再令李鴻章迅速来京。
33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9月1日(八·八)刘坤一、張之洞为英国献策,出卖民族利益,請求英国政府倡議停战,李鴻章进行談判,以保英国在华商务利益,声称:“甲午中东之役,英国不肯早作調停,致落人后”,此次如果再“疑迟覌望,事变百出,长江之局,势难維持”,他国乘...
34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9月2日(八·九)李鴻章、刘坤一、張之洞等投降派奏請淸廷急宜挽救大局,不可再失事机。主張:立派留京全权大臣,始能督办和局,奕劻、荣祿星夜回京,否則瓦德西来京后,局势更难收拾;直隶总督剿办团民;簡派大員,接替“壹意主战”之署黑龙江将...
35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0年9月8日(八·十五)淸廷給李鴻章等上諭以“七月廿一日之变(指北京淪陷),罪在朕躬悔何可及”,要求李鴻章、張之洞、刘坤一等“与国同休戚,力图挽救。”
36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0年9月15日(八·廿二)李鴻章、刘坤一、張之洞、袁世凱联名上奏,为事机万紧,“各国公憤所在,断难偏护,若迁移不办,恐各国变其”和談宗旨,則“愈久愈不可收拾”,因此,他們要求先将庄亲王載勳、协办大学士剛毅、总兵載瀾、英年,及端郡王載漪...
37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社会事件
1900年10月3日(閏八·十)奕劻以刘坤一、張之洞於沿江沿海交涉情形卽甚熟悉,而英、日尤愿与之其事,請任以全权,共商和議。 註:10月13日淸政府令刘坤一、張之洞仍遵前令,会同办理和議,並准其使宜行事。
38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社会事件
1900年10月10日(閏八·十七)刘坤一以“亡国”的謬論为理由請求两宮回京,他說:“目前而言,各国方以新胜之师,联合图进,我能往寇亦能往,不畏数万里之海,岂畏二千里之路,盖山川之險未可漫恃,卽編安之局不可幸成也。”同日在另一片疏中,再申“...
39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0年10月13日(閏八·廿)淸廷发布上諭,答复刘坤一回京的請求称“此次拳教紛紛爭,剿撫两难,以致衅启邻邦,”“朕叙下无方,业經引咎自責,”对办理不善之王大臣分別惩处,但目前“若遽議回鑾,試問是何景象?”“及此不得已之苦衷,当为天下臣民...
40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0年12月4日(十·十三)刘坤一、張之洞电奏,认为禍首毓賢、董福祥“情节最重,法无可貸,請立正典刑”。此外,請将載瀾、赵舒、英年一併革爵革职,已病故之剛毅亦应革职。
41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军事事件
1901年2月14日(十二·廿六)淸廷为了討好帝国主义,頒布上諭将义和团反抗帝国主义时下的召諭一骨脑推到諸王大臣身上。詭称:“本年夏間拳匪衅起,凭恃城社,挾制朝廷,当时所頒諭旨,首禍諸人竟於事机纷扰之际,乘間矯擅,非出朝廷之意,所有不得巳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