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洮县” 相关
共 3161 条 206 / 211
3076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浅切割的和缓中山分布于临洮北部,巴米山、何家山、七道梁属于这种类型。山体走向呈北西西—南东东,海拔高度2300-2200米,相对高度200-300米。山顶浑园平坦。沟谷呈“V”字形,沟谷较短,沟口谷地亦较狭窄。山体多由砂岩、泥岩组成。巴米山...
3077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强烈切割的楞状中山分布于临洗南部,由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砂岩、板岩构成,呈东西走向,主峰南屏山,海拔3126米。山顶多呈楞状,山坡陡直,沟谷呈狭窄的“V”字形,纵坡陡峻,多跌水,沟底近代覆盖层很薄,一般小于三米,有的地方往往基岩裸露,现代流...
3078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狭小的高山冰川地形马啣山南麓,在第四纪曾发生冰川活动,虽经后期侵蚀作用破坏和黄土覆盖。冰川地貌仍然可以清楚辨认。冰蚀地貌主要有冰斗。冰蚀凹地、冰川槽谷、冰坎等,在山地北坡,有末次冰期的冰川遗迹。
3079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土残塬分布于临洗北部,涧坪和中湾一带,是原始的黄土高原被流水侵蚀后残留的部分,黄土覆盖厚度大于40米,涧坪残塬面积8平方公里,呈北东一南西方向展布,为一长条形,塬面微向南西倾斜,海拔2300—2450米、塬边冲沟发育,上部覆盖厚层黄土,下...
3080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土梁:由于第四纪以来洗河两岸地面不断上升,流水下切,把第四纪形成的黄土高原切割成许多带状块体,其下切深度为100-260米,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梁、岭和山。梁岭和山的走向与其两侧的河、沟相一致。
3081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壑岘:也叫“岘”或“岘子”,它是马鞍状地形,是黄土梁的陡峭狭窄部分,是越山或翻山梁的重要孔道。如壑幌、大双壑岘、指家壑岘,表录壑岘、红壑岘、白家壑岘等。
3082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峁:临洮俗称堆,是梁、山被进一步侵蚀形成的坟堆状地形,堆底直径可达8一20米,相对高度可达4-10米,在黄土高原上零星分布,如上梁乡的土堆、廿铺乡的大古堆。
3083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土浅丘:由于第四纪以来地面上升缓慢,降水较少,流水下切作用微弱,风力侵蚀作用加强。形成大片相对高度在40-130米的低矮丘陵。在巴下到中铺的兰临公路两侧尤为典型,丘陵顶部多为厚度不大的黄土覆盖,底部往往基岩裸露。
3084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土喀斯特:由于多垂直节理,易产生裂隙,流水进入后将可溶性拄类带走,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黄土喀斯特形态,如黄土碟、’黄土陷穴、陷沟、黄土桥和黄土柱等。 黄土碟常具有直径达数十公尺的椭圆形或圆形轮廊。深度不大,一般为2-3米,边缘为峭陡坎所限的...
3085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歹地:在大沟边缘的坡脚被流水侵蚀的十分破碎的地形称为歹地,又称劣地,它们是由第三纪红层裸露,地表受到流水侵蚀形成的凌乱地形,在临洮东部各大沟中都有存在,这些地形难以治为农田、交通十分不便。可以植树种草,加以利用。
3086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小型的山地内的沟谷盆地,如西坪乡的坷栳,新添乡的岳家坷楮等。
3087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河漫滩及一级阶地:沿洗河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临洮县城、太石、红旗等地。阶地表面平坦、宽200—1000米,前缘陡坎高5—7米为堆积阶地,堆积厚度6-20米,上部为亚砂土,下部为砾卵石层,砾卵石层厚度从南北逐渐增加。
3088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二级阶地:沿洮河两岸均有分布,是洮河谷地最发育的阶地之一,以临洮北二十铺为界,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也称临洮段,阶地发育,阶地表面保存完好。呈长条带状连续分布。平坦开阔,一般阶面宽1800-3000米,多为基座阶地,局部为嵌入式阶地,阶地高出...
3089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三级阶地:洮河的三级阶地很不发育。其特点是:面积小、不连续,呈零星分布,均为基座阶地,阶面高于洗河水面50-70米。
3090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四级阶地:分布于洗河两岸,是最发育的阶地之一,洮河东岸比西岸更为发育,阶面保存完整,开阔平坦,一般宽1000-3300米。多为基座阶地或嵌入式阶地。阶面高出洮河水面80—150米。由于横穿阶地的沟谷切割,阶面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四级阶地表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