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洮县” 相关
共 3161 条 202 / 211
3016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照肚子吃干粮:比喻做事要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来进行。
3017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针过去的线过去呢:意为有直接关系的人能过意得去的事情,别人也能过意得去。
3018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猪嘴搭不到南天门上:意指地位低微之人攀不上地位太高的人,贬义词。
3019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猪槽里没食狗把心操碎了:比喻替别人操不相干的闲心, 带贬损意。
3020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装龙象龙装虎像虎:指能高能低、体面活和粗重活都能干的来的人。
3021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类型: 专题知识
历史上,临洮及周边地区不仅是紫斑牡丹演绎进化的重点区域,也是紫斑牡丹品种群起源和分布的中心地区。它是紫斑牡丹的一个亚种,即太白山紫斑牡丹,或称裂叶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 subsp.atava )。其特点:花丝、房衣、柱头白...
3022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前震旦系马啣山群(Anzmx ) 主要分布于东北部马啣山地区,在峡口也有出露,按岩性由下往上可分为三组:第一组(Anzmx1): 灰白色眼球状黑云斜长混合岩、夹眼球状黑云二长混合岩、混合质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
3023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下震旦统兴隆山群(Z1xn¹) 分布于东北部之何家山、马啣山等地,出露面积较小。按岩性由下往上分为四组:第一组下火山岩组(Z1xn¹): 灰绿色变质英安凝灰岩、英安岩、晶屑凝灰岩夹流纹英安斑岩、凝灰质千枚岩。厚度大于1046米。
3024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O2-3WX ):分布于北部的何家山至燕子山一带。按岩性可分为三组: 下组(O2-3Wx¹):变质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玢岩及凝灰岩、凝灰质千枚岩夹薄层结晶灰岩,产腕足类、腹足类化石,上部以千枚岩为主。厚度大于886米...
3025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石炭系(C ): 分布于南部海巅峡一带,出露面积很小。按岩性可分三组: 下石炭统(C₁):主要为灰绿色、褐绿色、绿色板岩,千枚岩。厚度大于1000米。 中石炭统(C₂):为灰白色,肉红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含Martinia sp厚300m。 ...
3026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中上侏罗统铁冶群(J2-3ty): 分布于东北部之牛心山附近,出露面积仅有12平方公里,与前震旦系马啣山群及下白垩统河口群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下部为灰色砾岩,砂砾岩。厚度272米。上部为紫红色,青灰色粉砂质泥岩、页岩、砂岩互层。该组中含植物化...
3027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下白垩统河口群(K1hk): 分布于北部之墁坪至七道梁一带,及南部之裕丰、苟家滩一带。岩性为: 1、下组(K1h1K1):暗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砾岩夹薄层砂岩。厚度554-693米。 2,上组(K1hK2):紫红色砂岩,细砂岩与泥岩互层,中...
3028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下第三系固原群(Egy):分布于本县东部之即小寨子一羊圈山一带,与上复上新统临夏组,下伏下白垩统河口群均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为暗紫红色巨砾岩、砾岩、砂砾岩、砂质泥岩。厚度700米。
3029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上第三系:上新统临夏组(N2L)是全县分布较广的地层,从北到南沿沟谷均有出露。按岩性由下往上共分为四段: 第一段(N2L1):底部为褐红色砂砾岩,上部为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砂砾岩。厚度172-658米。 第二段(Z2L2):褐红色砂岩,...
3030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第四系(Q ): 分布于全区,主要是冲积、洪积、残积和黄土等,是全区分布最广的地层,按时代早晚分叙于下: 1、下更新统(Q1):下部为胶结砾石层,砂质粘土。上部为湖泊沉积的褐黄色亚粘土。厚度28-48米。 2、中更新统(Q2): (1)冲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