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沭县” 相关
共 185 条 6 / 13
76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吴文轩系本县曹庄人氏,生于一九OO年(清朝光绪庚子年)。他出身书香门第,幼年生活比较贫困。十七岁时辍学当私塾老师,慕武训之为人,愿服务于乡梓教育事业。曾以自积之大洋五百元,创办私立文轩小学,自任教师(后合并于曹庄完小)。与刘毅斋(校长)、朱...
77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苍马动委会(初建为第五战区人民抗日总动员委员会郯城县委员会郯东北办事处,后简称“苍马动委会”),自一九四O年初建立至一九四一年上半年结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做了大量工作,在发动广大爱国青年参军参战、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各种抗日活动团体、争取教育...
78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四年,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反攻的前夜,驻在临沭县的日伪军仍在作垂死挣扎,为动员一切力量支援抗日战争,县委、县府决定成立临沭县商人抗日联合会(简称“县商会”),六月的一天,县长张云榭派人把我叫到县府(当时我任县府生产股长),告知县委决定成立...
79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抗匪联会庄会是一九二五年在地方开明人士倡仪下,由临沐县西南部(当时属郯城县)曹庄镇周围四十多个村庄成立起来的群众性抗匪组织。它在抗匪、剿匪、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方面颇有成绩,受到群众的拥护。
80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九年四月,我坐在从北平开往济南的列车上,回忆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多次接见我的情景,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81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度过了最艰苦的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之后,胜利的曙光照亮了临沭大地。一九四三年冬到一九四四年冬,我曾数次被派到钟山区作对敌宣传工作,先后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当时的钟山区以钟鼓山为中心,辖沭河东西两岸部分村庄。河东是根据地,河西是游击区...
82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0年初秋,我受青年救国团黄家庙区团派遣,到重沟去发动群众,宣传我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不料被伪乡公所汉奸队抓去,并押送临沂入狱。由亲戚托潘家湖伪乡长潘继汉,自出钱四千元(国民党纸币,一元相当于一块银元)贿日伪道尹公署孙法官。孙将我一...
83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适应冬季抗日宣传和农村文艺活动的需要,临沭县于一九四四年秋末冬初,成立了文艺工作队(开始曾叫了几天县剧团)。以后又集体参军到滨海二军分区司令部。
84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生前倡导的,也是各级政协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85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国时期,有关临沭一带封建地主阶级欺压盘剥百姓的资料(如出猪殡、出狗殡、王林翰出大殡等)。
86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叙述了—九四〇年,临沭县的前身,苍马地区解放了。
87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中国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以下简称抗协),全国其他各省均无此组织,为山东所独有。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山东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都陷入敌手,国民党山东省以沈鸿烈为首的党、政、军,开始,表面上与山东的共产党、八路军合作抗战,但到1938...
88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部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共约七百万人。临沭县除汉族外,有满族、回族、黎族、彝族等四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数最多,全县共2324人。这七个村庄共有回民2200余人。其他各乡镇也有少数回民零星散居...
89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一年十月份,文益太(阿訇)带领几个人到张家贺城进行宣传,说是要成立穆斯林大队。听了他们的宣传,我带了两个同志到店头参加了这一队伍。这是因为当时有些回民出去参加抗战,生活极不方便,有了自己民族的队伍,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同年十二月底,在店...
90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六年秋、冬,抗日胜利后的临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全县共没收地主、富农土地五万余亩,分给了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并对罪大恶极的地主分子进行了说理斗争。土地改革使全县人民极大地提高了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