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东营” 相关
共 1406 条 19 / 94
271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对胜利油田产生的“三废”进行调查监测和处理。在油气贮运过程中实行全密闭流程,减少资源浪费和烃类对大气的污染。
272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三节。分别是建安企业、设计施工、工程管理。
273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从建安企业从无到有,从业人数从少到多,占地面积从小到大。
27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概括了建筑设计建区初,城区规划建设项目主要由油田、市设计院承担。 施工设备建区后,建筑施工由手工操作逐步向机械化、工厂化过渡,施工机具亦相应变化。
275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详细介绍了建区前,地方基建工程施工队伍由惠民地区垦利县建管站代管。建区后,市建委组建工程管理部门,对市区建筑施工队伍加强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建区前,没有规范的监测手段,多凭目测。建材实验建区前,建设项目建材监测依靠外部驻东营单位测试。
276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篇详细介绍了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指标和计划管理、统计管理、物价管理等。
277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从1984~199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1993~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1984~1992年,东营区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明显效果,全区工业总产值由1718万元增长到23524...
278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概括从1984~199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1993~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境内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9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初,传统的农业(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二、三产业还很薄弱。1984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7:10:33。
280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区计划管理几方面,分别是机构、管理体制、计划编制、矿产资源。
281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从1984年3月,东营区计划委员会成立,下辖物价检查所、物资站、经济协作办公室,工作人员11人。1988—1990年,先后增设综合股、农业区划办公室。1993年10月机构改革后,与区统计局合并,成立东营区计划统计委员会,设办公室、计划股...
282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4~1988年,东营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和国家计委《关于改革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工作重点从年度计划转向中、长期计划,逐步建立起以五年计划为...
283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从年度计划、中长期计划两方面体现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资源基本实现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化、现代化。
28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概括了自成立东营矿产资源领导小组以来执行的种类和和征收补偿费用。
285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录了统计机构调查的方法体系以及调查项目和服务监督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