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东北” 相关
共 9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1931年9月18日10时30分,日本帝国主义者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揭开了侵占我国东北的序幕。张学良奉蒋介石之命不予抵抗,李杜目睹国上沦于敌手,悲愤万分。9月23日下午,熙洽把日军多门将团长及天野旅团长迎进吉林,组织伪吉林省长公署。李杜闻之...
2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1933年李杜在东北抗日失败去上海后,决心亲自潜回东北,组织旧部,训练民众再揭抗日义旗。这一义举得到张学良将军的支持,张特派他手下的亲信应德田协助李杜工作。1934年秋,李杜向蒋提出出国考察的申请。1935年的一天,李杜偕应德田拜访苏联驻华...
3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虎忱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3年,因家贫辍学,随父在外靠做手艺谋生。尔后父子到潍县乐道院做修补零活。1899年始建胶济铁路时,年仅16岁的滕虎忱与五弟随其父去青岛,在铁路局工程处充当修路苦力。虎忱勤恳努力,埋头苦干,受到船坞师傅的器重,提前一年出...
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陈孟元先生,山东省掖县前朱石村人,生于一八九四年二月三十日。一生艰苦创业,先后在沈阳创设了聚丰福印刷厂、太阳烟厂,在青岛创建了阳本染织厂,是一位爱国实业家。解放后,一九五四年任市民主建国,会副主委,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任主委;一九五四年起任全国...
5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胶东半岛同全国一样,相继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腾飞的企业集团。他们象一支支舰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驶向五湖四海大潮汹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时代: 不详
戢翼翘,湖北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他到东北是经杨宇霆援引来的。戢早年在云南当旅长,1915五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将军发动护国讨袁战役,戢在滇川边境上战绩卓越。到东北后张学良一再选任他为旅长、副军长、军长等职。1930零年,张就任陆海空军副...
7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一九四五年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同志,奉中央指示,率分局和军区机关以及一部分主力部队开赴东北,执行发展东北解放区的任务。
8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夏天,中央召开了第一次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过去曾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文工团,要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剧场艺术。同年秋天,刘芝明同志(时任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到鲁艺(东北鲁艺,在沈阳)检查工作。在一次汇报会上,五哥提...
9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一九二一年,张宗昌接受了张学良的约请作关外之游。张到东北后,经其好友焦子静(同盟会员,山西响应武昌起义的领导人)及其盟员徐西园作书向张作霖推荐,得任张作霖之高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