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598 / 2677
3895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文学
《谢准请表》陈元光谢恩的奏议。
3895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器物
锛(编号TN02E01),灰色,表面有较多的黑褐色斑点,顶部、刃部残,扁平体,从残存部分推测应为长方形,正面平整,背面微弧,两侧边直面微斜,截面为梯形,残长8.5,宽5.9,厚1.9厘米。
3895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器物
锛(编号TS05W02)灰黄色,表面风化,有铁锈斑和许多黑色小斑点,器物较小,长方形,扁平,顶部弧,正面中部稍凸,背面微弧,平刃,截面近梯形,刃口截面微凹,长3.4,宽2.3,厚0.7厘米。
3895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器物
锛(编号TN02W03)灰黄色,表面有黑色斑点,器物小,长方形,扁平体,顶部平,顶端窄而稍厚,左侧边较斜,右侧边直,刃部稍宽而较薄,背面平整,。磨制光滑,长2.3,宽1.15,厚0.3厘米。
3896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器物
球(编号TN04E01),灰黄色,表面有较多黑色斑点,近椭圆形球体,长径7.2,短径5.4,厚4.1厘米。
3896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器物
墓葬1座(编号11ZGQM1,简称乾M1),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平面呈圆角长形,壁稍斜,底部较平,西北角被现代树坑打破,方向94度。墓口距地表深约0.3米,墓长2.9、宽1.1、残深0.1-0.18米。墓内填灰褐色砂土,土质疏松,含较多石英...
3896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器物
罐1件(M1;1),泥质橙黄陶,陶质较软,施黑褐色釉,大部分剥落。上部残,深弧腹,圜底,小矮圈足。器表拍印较细密的竖条纹,腹径30.4,圈足径8,残高17.4厘米。
3896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建筑
临江亭,位于甲洲村东部海滨,元末儒士陈汶辉、陈原震隐居垂钓时所建,后扩建为楼阁,面积16平方米,高6米,两层八角出檐,斗拱为一斗三升式。石匾榜书“临江亭”三字,门柱对联曰:临水饶佳景,看惊涛拍岸,海鸟翔空,自是隐士乐土;江山震盛铭,仰谢聘乞...
3896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遗址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主祀甲洲陈氏开基先祖陈宗说,坐落于甲洲林柄自然村,1997年重建,为典型的南方古建筑祠宇,占地面积300多平米,歇山式结构,脊梁龙凤琉璃辉煌,大门前鹿鹤石雕、石鼓齐全,门神巍然挺立。厅堂立龛,供奉陈宗...
3896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遗址
也称“威惠庙”,坐落于甲洲松山(崎尾山),是纪念开漳先祖陈政、陈元光父子及其部将的古庙宇。庙宇处龙穴宝地,周边数株古老榕树,依山傍海,气势雄伟,占地将近千平方米。庙门上方悬挂“松山庙”石匾及庙门对联“松荫枝柯千秋永葆,山环汪水万户长春”,系...
3896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遗址
也称天后宫和莲花妈祖,位于上厝园(上苑)东南部,约建于明末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硬山式木结构。庙顶飞檐翘角,雕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庙门对联曰:“木德可参天,坤仪堪配地”,其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依山面海,背枕东山印石,宫庙木雕神龛供奉着以...
3896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遗址
甲洲有两处石雕浮图佛像,一在松山下的佛亭,是一块一尺多高的三角形古石,两个侧面雕刻两尊佛像,世人称之佛母(应是佛祖);另一处位于甲洲井山山麓,清末时期,只是一间简单的木亭,放置着一块高一米多、宽约80公分、前后雕刻跌坐图佛像二尊的方块石,1...
3896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建筑
位于在大坪自然村平缓的山坡上,该楼始建于十六世纪的明嘉靖年间(1522-1566),距今已近五百年。该楼呈马蹄形,共5环,均环绕祖祠瑞云堂。造型独特,不像圆楼那样完全闭合,而是朝同一方向敞开,开口处前方为一个半月形池塘,再前是连片水田,远处...
3896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遗址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改革开放后,由台胞邱正吉先生捐资修建成为双层钢筋水泥结构的宗祠,底层拜福德公妈,二楼祭拜开基秀篆的邱伯顺公传衍二至五世列宗神主。
3897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遗址
下埧村原是吕秉仁传衍下四子于明代始建的“荐仔堂”祖祠,改革开放后,由迁台裔孙捐资按原貌修复,祭祀吕四郎公及祖妣至传衍下列宗神主。现李姓修复的祖祠三处:埧头的余庆堂、寨坪新光的绍衣堂、高坵村庆阳楼的宜庆堂。还在埧头村水口修建有龙兴宫祀王爷和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